|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3.2,比5月份高0.1个百分点。这是该数字继今年3月以来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50的上方,表明中国制造业继续保持初步回暖趋势。
“6月份的PMI指数继续保持在50%以上,并呈现稳中有升,表明国民经济运行继续处于景气上升状态。从1-5月份经济运况看,中国经济回升态势已经初步确立,预计6月份经济增长率将继续提高。”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铁刚认为。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5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PMI指数自去年10月份以来曾经有5个月低于50这一分界线,并于3月份首次上升至50以上。按国际惯例,PMI指数如连续多月沿同一方向变化,即可说明这种变化具有趋势性。
从PMI分项指数看,同上月相比,新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有所下降,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上升,尤以新出口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上升较多,超过1个百分点,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升幅达到4.7个百分点。
从指数水平来看,目前只有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50%,其余各指数均在50%以上,尤其是以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为最高,均超过55%。
从行业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14个行业高于50%;通用设备制造业、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烟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个行业低于50%。
河北经贸大学客座教授赵鹏飞博士分析指出,“PMI指数的系列走势显示国民经济的复苏进一步延续,购进价格指数较大幅度提高,可能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期货价格上涨有关,但是通胀预期所引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已经在原材料库存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中有所体现。”他认为:“在经过适时调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下,中国银行的新增贷款激增,政府影响的投资大幅增加,房地产部门出现积极迹象,消费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进口量也得到恢复。”
或许正是基于此,世界银行将中国2009年GDP增长预测调高至7.2%,而此前一期报告中,世行预测2009年中国GDP将增长6.5%。另外,世行还将其对中国2010年的增长预期由7.5%上调至7.7%。
“政府主导的投资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2009年的增长,一季度中国消费保持了强劲增长,虽然出口依然十分疲软,但由于经济刺激计划提升了对原材料的需求,进口额开始迅速回升,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仍会相当可观。目前全球经济发展依然扑朔迷离,不能小觑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带来的后续影响,仍要用谨慎乐观的态度来看待经济发展,巩固现有的经济成果。”张铁刚进一步指出。记者 马红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