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秋雨回应“诈捐门”事件:他们乱讲(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8 12:4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2  3 [下一页]

6月22日,余秋雨做客镇江图书馆“文心讲堂”

  
6月22日,余秋雨做客镇江图书馆“文心讲堂”
  现代快报6月28日报道上个月底《北京文学》杂志编辑萧夏林发表博文,对余秋雨宣称已为灾区捐款20万元提出质疑;之后,易中天连发三篇博文质疑余秋雨,称公众人物不能诈捐。至此余秋雨陷入了“诈捐门”。10多年来,余秋雨一直烦心事不断,“石一歌写作组”、“文字硬伤”、“青歌赛口误”、“地震含泪劝说”,就像他所著的《文化苦旅》的书名,余秋雨也经历着漫长的内心苦旅。“诈捐门”之前的争议,虽然每一桩都没有定论,但余秋雨似乎都能够安然化解,论争之后,这位文化大师,照样旅行、演讲、出书,似乎这些争议只是他文化旅途中的一些点缀。与这些日渐过去的争议相比,“诈捐门”似乎更棘手些,因为它无关学术,无关历史,它是现实,它涉及到的是灾区,涉及到的是钱。捐,还是没捐,看似简单,却关乎的是一个人为文为人的根本——品行。
推荐阅读

上海在建楼房整体倒塌
6月27日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一幢13层在建商品楼发生倒塌,一名工人死亡。
我周边国家购军备抢占南海岛礁
[资讯] 余秋雨正面回应“诈捐门” 图
[资讯] 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之父承认造假
[财经] 世界十大天价私人岛屿(组图)
[科技] 12座最令人称奇的古建筑废墟
[健康] 警惕男性更容易得的六种癌症
[健康] 揭秘男人不敢说出来的敏感问题

杰克逊葬礼将成最盛大名人丧礼
[旅游] 实拍巴厘岛风光 惊艳的美(图)
[旅游] 大饱眼福!夏威夷海边美女如云
[读书] 血性土匪与日寇的浴血奋战:匪地
[历史] 图集:迈克尔杰克逊生平回顾
[汽车] 34款6月飚跌价热销车型汇总


  这是很难迈过的一扇“门”,但余秋雨依旧步履轻松,6月22日,他做客镇江图书馆“文心讲堂”,畅谈“生命因阅读而宁静”的同时,并不避讳这扇“门”。演讲之后,在快报记者追问下,他更是以一句“他们乱讲”,以及之后的侃侃而谈,完成了他自“诈捐门”爆发以来对此事作出的首次正面回应。

  记者手记

  “大师”的背影

  镇江图书馆,“文心讲堂”,座无虚席。

  余秋雨惯有的幽默和激情不时博得阵阵喝彩。三小时内滔滔不绝,他没喝过一口水,从其脸上漾着的笑意中,记者实在找不出一丝因“诈捐门”带给他的沮丧。可是,大师也未必真能放得下,演讲中他三番五次主动扯起捐款事件,有意无意张扬他的平静。一如他的博客,随着“诈捐门”事件的进展不停更新,悄悄地做着回应:先是6月8日发表声明,余秋雨捐款20万元不是修建希望小学,而是新建三所学校的图书馆;6月17日,余秋雨博客中又出现一个“警察的智力游戏”帖子,“一位安徽警察笑眯眯地给我出了一道智力游戏题:一个盗版起家的人突然对别人的捐款账目产生了兴趣,你猜为什么?我回答说:据美国报纸报道,当今小偷最喜欢看的,是时装杂志。不是他们品位提高了,而是查看新出时装的口袋缝在哪里。他们甚至认为,时装设计师的动机也十分可疑。人的目光,因职业而异。”网友提出,这是暗讽易中天靠盗版起家,仅是一教书匠,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更没有品位,只是像小偷一样关心别人的口袋;6月17日,都江堰市教育局公开宣布,余秋雨没有捐建图书馆,“君子协定”中只是捐献三个学校图书馆20万元的书。奇怪的是,余秋雨并没有顺势“下台阶”,依旧在博客中强调自己捐建了三所图书馆,并称受到了一点“小伤害”。

  从捐20万元到捐建三所图书馆,再到捐20万元书,表象扑朔迷离,但实质已经“水落石出”。截至目前,余秋雨确实分文未捐。余秋雨博客在说谎?6月26日的新帖就更让人云里雾里了:余先生是位有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文化人。他对中华文化及世界人类文明投入了无比的热情与深层的思考,却不大关心别人对他的指责,他说他没看过自己的博客,对博客“彻底不管”。

  晕了,搜索了一下余秋雨的信息,大约有142万条之多。余秋雨的博客分别在新浪、搜狐、腾讯网,点击率分别为1900多万、360多万和710多万之多,难道这些都是“人造”?随后,记者在其今年2月份的一篇“无网生活又一年”的博客中似乎又找到了“佐证”:我到现在还过着不用手机、不上网、不看报刊的日子。这中间,最彻底的是不上网,我的手压根儿没有碰过电脑,也没见过网是什么样子……呵呵,真被忽悠了。

  “在整个民族的人格文化还没有重新建立的时候,个人的名誉算什么?于是故意不作任何洗刷,成了我深入文化领域的一个决绝举动,近似破釜沉舟,我让自己在屡屡传言中形象模糊……”这是余秋雨在《借我一生》里面的话,的确,真实的余秋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答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余秋雨留给世人的也许除了无尽的传言、骂战、辩论,始终只有一个模糊的背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1 17:23 , Processed in 0.32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