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军子弟将续写潜伏:余则成的潜伏远未结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3 17:2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亓乐义就一直担任台湾《中国时报》驻大陆记者,在大陆断断续续工作的时间已有近20年。出身军人家庭的他一直对国共谍战的历史感兴趣。今年4月中旬,大陆一家媒体约请亓乐义写一篇关于电视剧《潜伏》的评论,不好推辞,他赶紧连夜将《潜伏》浏览了一遍,“没想到看完之后,却萌发了为《潜伏》写续集的想法。”亓乐义自信只要有市场需求,他可以给两岸观众写出一部更精彩的《潜伏》。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方辉发自北京 余则成、翠萍、晚秋……他们的命运会怎样与时代大潮纠结在一起?《潜伏》热播之后,许多人的谍战思维进入了“后潜伏时代”,但台湾记者亓乐义告诉我们,余则成的潜伏远未结束……
  继续寻找尚在潜伏的“黄雀”
  从败退到台湾的那一天起,蒋介石就在策划反攻大陆,因此制定许多的计划,其中最著名的是“国光计划”。
  “我看过《潜伏》之后就马上想到将余则成在台湾的生活与‘国光计划’联系起来。”
  在亓乐义的“剧本”中,从1961年到1971年,余则成用11年的时间去持续获取“国光计划”中的“敌后布建计划”,寻找国民党留在大陆的潜伏人员。
  亓乐义认为,余则成在军统天津站潜伏时曾经成功破坏了李涯的“黄雀行动”,因而积累的经验,相信**会利用余则成专业让其在台湾继续寻找尚在潜伏的“黄雀”。
  “按照我的设计,余则成来台湾后,一直潜伏在台湾的军事情报局,分属于一个特别行动小组,由于‘国光计划’属于最高机密,他的工作也充满了危险,为了实际需要,他和晚秋向上级申请做真夫妻,得到批准。”亓乐义说。
  传递反攻大陆演习情报
  “我觉得我的《潜伏》会更精彩,我会用大量的史实,尽力让余则成融入到1949年以后的国共历史。”亓乐义觉得,能吸引观众的是对历史的真实再现,影视剧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但可以尽量贴近。
  亓乐义的打算是,按照国共两党的特性来安排情节,因为两党在情报战方面历来是针锋相对。在历史上,从1949年到上世纪70年代这段时间,是国共谍战最为激烈的时段之一。亓乐义回忆说:“1964年到1966年之间,为了准备反攻大陆,台湾的军事演习非常频繁,那时候我生活在眷村,有好几次,很多小朋友的父亲都被召集起来。”
  “其中一个演习的代号叫‘虎啸’,是从高雄出发到澎湖列岛,将澎湖列岛视为大陆进行登陆演习。这个演习在当时是非常秘密的。”亓乐义告诉记者:“在我的续集中也可能会将‘虎啸’演习的内容加进去,余则成也要向大陆传递这些信息。”
  完成任务后回乡寻找翠萍
  “30多年后余则成在台湾‘退伍’了,但是他在军事情报局的人际关系还在,他是第一个掌握到蒋经国可能开放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信息的人,他将这个情报传回北京,让北京感觉到蒋经国要化干戈为玉帛了,这也是余则成向大陆传回的唯一也是最后一个正面的情报。”对于余则成的结局,亓乐义准备让他在大陆度过余生。

  在亓乐义的“剧本”中,余则成成为第一批获准返乡探亲的人,他这一次赋予了自己一个任务,就是回乡寻找翠萍,而此时他已经和晚秋做了20多年的真夫妻,但晚秋很理解余则成的情感,全力支持他回大陆寻找翠萍。
  “但他们连一点线索都没有,结果如何我们不知道,我这里又是一个伏笔。”亓乐义说,“《潜伏》的最后是余则成坐飞机到台湾,我设计的结果是余则成飞到香港后,坐船到广州,然后换火车前往北京。他们已经是白发苍苍,两个老人正式告别自己的潜伏生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1:02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