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6月15日电(记者朱立毅、雷敏)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5日说,今年1-5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340.5亿美元,同比下降20.4%。这是自2008年10月以来,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连续8个月下降。
姚坚在当天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5月份当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79%亿美元,同比下降17.8%,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49家,同比下降32%。
姚坚说,这是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新设立外资企业、合同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首次出现全面持续下降,今年以来各项指标的降幅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当前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稳定外资的政策措施,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稳规模、促就业、调结构上,将进一步调整政策,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和扩大吸收外资,重点支持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区域发展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外商投资。
姚坚引用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发布的《全球经济危机对商业环境的影响》说,中国的商业环境排名提高了11位,中国在2009年-2013年的市场机遇名列全球榜首。他表示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策到位,中国仍是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地。
今年前5个月,中国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降幅偏高。姚坚就其中的原因分析说,前期中西部吸收外资较快、当前外商投资的特征都使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姚坚介绍说,前两年,中国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非常大,特别是江西、湖南等地,吸收外资的速度很快。比较高的基数使得目前的降幅显得偏大。
另一方面,目前外商投资更偏重于增资,而非新的投资。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先外商投资较多的东部就更有利于吸收新的外资,而中西部自然也就出现了降幅偏高的局面。
据介绍,今年1-5月,中国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下降35.7%,西部地区下降30.2%,而中国同期下降20.4%。
=== 焦点关注 ===
FDI连降8个月 外资之重或将促中国再推"引资"新政
商务部15日公布了今年5月份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的状况:同比降幅达到17.8%。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外资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可能将再次推出政策,以稳定和扩大吸收外商投资。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详解中西部使用外资降幅偏高原因
前期中西部吸收外资较快、当前外商投资的特征都使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前两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非常大,特别是江西、湖南等地,吸收外资的速度很快。比较高的基数使得目前的降幅显得偏大。
今年一季度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17.8亿美元
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连降 后续影响和政策扶持需重视
2008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状况 中国“磁石”引力未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