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67|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并没有“嫌韩情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8 12:5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并没有“嫌韩情绪”

  结束10年的驻首尔特派记者生活后,笔者日前回到了北京。听说,最近中国与韩国之间产生了不好的感情,这令我不知所措。看韩国报道,甚至说中国人有“嫌韩情绪”。我首先要说这是一种误解。汉语里根本没有“嫌韩”这个词。您试试跟中国人说“嫌韩”这一词,他们会听不懂是什么意思。经了解,原来“嫌韩”一词是日本人造用的。

  难道中国人嫌弃鄙视韩国人?如这么想那是太不了解中国人。邻国人之间互相往来,如果有个别的人经常见韩国人,对他们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这是不可避免的。

  韩中两国在相互发展的过程中,在国力或者体育比赛方面,常会出现时前时后位置转换的“换位”现象。应该说,随着时间流逝,这种现象随时都可能出现。在位置相互转换的时候,如何保持心理平衡并接受变化,是今后两国人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今年5月,中国和韩国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992年建交后的16年来,两国关系确实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8年结成了“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2003年提升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这次又进一步发展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我认为,现在中韩两国人考虑如何进一步发展这一关系尤为重要。

  我一直认为两国之间需要做到三个字:信、达、果。“信”指信赖,也有诚实的意思。“达”指善于互相沟通。两国在交往中有时会有误会,也会产生矛盾而发生冲突,这些都是正常的。这个时候就不能轻描淡写,而要正面应对加以解决。“果”指成果,就是说要求得效果。光说不做有何用,要解决问题就得有所行动。

  中国和韩国制度不同,文化习俗也不一样。相信韩国人会懂“求同存异”这个词。意思是寻求两者的共同之处并把它继续发扬光大,不同的意见不要过于追究而是要有所保留。正如人与人都不一样,不同的人互补对方的相异之处才会相得益彰,即“相辅相成”,所以中韩两国要是能“相辅相成”,两国关系定会迎来新的未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11-9 18:34:44 | 只看该作者
犬髭奴何值一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1-12 15:13:25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1-12 17:06:08 | 只看该作者
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1-15 22:50: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1-15 22:55: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1-16 23:09:02 | 只看该作者
谁说没有嫌韩情绪的啊
最近对泡菜国的反感情绪很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2-20 18:4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jinlong404 的帖子

分析不错,顶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2-22 15:53:47 | 只看该作者
俺敢讨厌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2-22 18:02:31 | 只看该作者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没有绝对的友谊并永恒下去的,反而是不断变化发展再加磨合地有规律地变化,这就是哲学上的物质运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 01:29 , Processed in 0.85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