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语周三迎来第100万个单词 汉语单词数达45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1 12:1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CN*)的消息,一家名为“全球语言监测站”的网站利用数学公式测算词汇产生的频率,结果表明,英语是全世界词汇量最多的语种,而且就在本周三清晨,英语将产生第100万个单词。

    全球语言监测站表示,星期三英语将迎来它的第100万个单词。全球语言监测站的网站估计,第100万个单词将诞生于周三早晨5点22分。截至周二傍晚,该网站的自动计时器统计到了99.9985万个英语单词。

    实际上,语言学界对“三月百万单词”项目的运营者有所排斥。一些语言学家说,一种语言的词汇量是不可能计算出来的,因为语言总是在不断变化中,而且对单词的界定之举毫无意义。而全球语言监测站的总裁兼首席分析师保罗·J·J·帕亚克则表示,更为重要的不是预测第100万个单词项目本身,而是其背后的用意:这个项目的真是目的是要表明英语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全球性语言。他说:“英语是普罗大众的语言。”

    帕亚克认为,像法语等其他语言本身有词汇屏障,而英语则能吸收其他语种的词汇。他说:“英语有完全照搬外来词汇的传统。其他语言则要把外来词进行翻译才行。”他表示,互联网应用、全球商业往来和全球旅行已经加速了英语与许多其他语种交往接触的趋势。这使得英语更趋丰富和复杂,因而产生了全新的词汇。

    不过,帕亚克说,在他的统计中并没有包括所有的新词汇。他认为,只有全世界60%的人正式使用某个单词,而且不同群体的人能理解这个单词,此时,这个单词才会有意义。比如只有在硅谷中工作的人才理解的某个新技术术语就不能算作是一个主流单词。帕亚克说,他的计算机模型共检查了总共5千个网站、辞典、学术出版物和新闻稿件,查看单词的使用频率。一个单词必须出现2.5万次才能得到认可,成为英语中的正式一员。。

    帕亚克说,大量的新闻事件促使英语得到迅速的推广,对此,他认为英语的单词是最多的。而约有45万个单词的汉语则是第二大语言。他说,从最近有关总统竞选、经济崩溃、在线网络以及体育事件的新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英语名词,如“奥巴马狂热(Obamamania)”、“去友(defriend)”、“动画短片”(wardrobe malfunction)、“僵尸银行(zombie banks)”、“蓄势以待(shovel ready)”、“不景气时尚达人(recessionista)”。其它语种也许不会发明新的词汇来应付这样的现象。

    语言专家对CN*说,他们不同意帕亚克的看法,不过他们同意英语一般比大多数语言(不是所有语言)的词汇量都要大的观点。“这是根本无法计数的事情。”大型《牛津英语字典》的编辑耶西说,“没人能算清楚,要是你冒似可以做到,这种做法是是彻头彻性的欺骗。为英语词汇计数根本是不可能的。”

    耶西说,《牛津英语字典》大约有60万个条目,但字典里不可能包含所有单词。耶西举例说,“曾曾曾曾曾祖父”可以被看做是一个词,但不会出现在《牛津字典》里。对于数字来说,也是同样的问题,不可能一个个地算出总数来——“二十”和“三”——并不总是被看成一个整体,比如在“二百二十三”中。

    密歇根大学语言学教授,美国语言学会主席莎拉·汤姆森说,语言中的词汇数量如此难以确定的一部分原因是有许多词根和变体。她说,在阿拉斯加当地人的语言中有几十个有关雪的词,而它们大都相互联系,不能分开来计算数。她问道,这是否意味着英语中“雪泥(slush)”、“雪糁(powder)”以及其它与雪有关的词也被当成一个条目呢?汤姆森称百万字数是一个“有趣的想法”,这个也就是“只能是宣传噱头,没有实际意义”。


    伊利诺斯麦克默里学院英语教授,美国方言学会官员艾伦·梅特卡夫说,在计数多义词的时候,语言学家和词典编纂者更加感到为难。比如说,单词bear和b-e-a-r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作为名词,它表示一只野兽,而b-e-a-r(意思为)向左转或向右转,而且它还有许多其它的意思。”他说,“因此,你确实不可能确定第一百万个字。”

    帕亚克称,他不认为自己的计数是确切的数字,只是根据他帮助设定的标准做个有趣的估算。“一直以来,这都是个估算。”他说,“就像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一样是个估算。在我这辈子,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已经改了五次,因为我们有了更好的测量工具,因此估算也更准确。”他说,此次计数是为了庆祝英语成为世界性语言。同时,他说,由于英语的扩展,其它语言正被消除,今天,如此多的人能够用具有如此大词汇量的语言进行交流,这是影响相当大的事情。 (责任编辑:刘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18:2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