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疆阜康煤矿事故7名遇难者遗体已确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9 10:5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亚心网iyaxin.com讯(文/本网记者 摆歌 苏衍宽 夏莉涓 图/本网记者 张万德) 6月5日19时30分左右,新疆大黄山豫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白杨河煤矿在进行井下技改工程时,打眼放炮后发生瓦斯突出事故,造成井下7人遇难。目前,遇难者的遗体已全部找到并确认,善后事宜正在处理中。
  事故发生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华士飞、副政委雪克来提·扎克尔及农六师、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有关部门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指挥抢险救灾。
  事故救援应急小组成员、兵团农六师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沈际明说,该煤矿由昌吉州第二建筑工程处总承包实施技改工程。当天井下共有88人。遇难的7人中,有6人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二建筑工程处职工,另一人为新疆大黄山豫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白杨河煤矿的瓦斯检测员,当天是他第一天正式上岗。
  逃生者王天银讲述了事故及矿友逃生经过。他说,当天,他和80多名矿友在井下进行打通煤通道的作业。作业工人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工人在前面打眼放炮进行掘进工作,另一组人员负责清理通道。“当时我们测量了井下的瓦斯浓度并不高,适合作业所需的放炮条件。可能是煤层太软的缘故,没多久,我们就闻到浓浓的瓦斯味。不知谁喊了一句快跑,大家开始拼命往井外跑。待我们跑出井外,发现少了7个人。”王天银说。
  新疆大黄山豫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井下每隔一段距离就有监控探头。他们从探头的显示情况得知井下发生瓦斯突出事故,赶紧通知人员撤离、停电、通风。救护队员做好相关营救准备来到事故发生地点进,发现7名工作人员已经死亡,井下瓦斯浓度达到60%以上。次日8时许,事故抢险救援小组在确认井下瓦斯浓度降至3%以下后,组织救护队才下井提升遇难者的遗体。

  据了解,大黄山豫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白杨河煤矿建于1968年,由兵团农六师国资公司和河南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共同投资组建。该煤矿六证齐全,目前年产能为9万吨,实施技改工程后,计划今年10月达到年产能60万吨。
  截止昨日18时,兵团农六师和昌吉州相关部门成立的专门机构正在调查事故原因,将依据国家对矿难的有关政策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遇难者名单
  闫松林  29岁  陕西
  党爱军  22岁  甘肃
  张才年(党爱军的亲戚)  25岁  甘肃
  吴青汉(吴青成的弟弟)  35岁左右 陕西
  吴青成  50多岁   陕西
  努洪    20多岁 哈萨克族
  (以上6人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二建筑工程处职工)
  张登全  38岁
  (新疆大黄山豫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白杨河煤矿瓦斯检测员)
  名词解释
  瓦斯突出
  瓦斯突出是指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的增加,在地应力、瓦斯释放引力作用下,瓦斯和煤突破软弱煤层抵抗线,瞬间大量释放而造成的一种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煤层平巷掘进、上山掘进时。煤矿开采深度越深,瓦斯瞬间释放的能量也会越大。
  事故是否可以避免
  “张登全是第一天当瓦斯检测员,上岗前才实习了几天,他能胜任吗?”“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二建筑工程处遇难的6名施工人员并非专业矿工,他们经过专业培训吗?是否具备专业技术和防范意识?”事故发生后,部分煤矿工人提出质疑,认为事故并非不可避免。
  新疆大黄山豫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筑施工人员下井前由施工单位进行过相关培训,如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煤矿作业规程、煤矿操作规程,并进行过矿山安全法和安全生产法的培训。白杨河煤矿是个瓦斯浓度较高的煤矿,因此公司制定了相应的矿难应急预案。对于短暂实习后便上岗工作的瓦检员是否能胜任,该负责人并没进行回答。
  兵团农六师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沈际明分析,对于瓦斯突出这类突发事件是很难避免的。“很多煤层在地下埋藏了成百上千年,部分煤层会将石油、瓦斯等物质包裹起来,并形成极大的压力。”在工程施工中一旦爆破出个小孔,压积多年的瓦斯便会骤然倾泻而出,并极短的时间内便可导致工人窒息死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7 15:08 , Processed in 0.31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