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槛降低
港交所可能就主板首次上市申请人的盈利测试规定给予豁免。港交所5日公布,有意申请在港交所主板IPO的个别公司,若暂时因金融危机影响到业务纪录期盈利,港交所将考虑豁免个别申请人进行“盈利测试”。
根据现行盈利测试规定,拟上市企业必须具备不少于3个会计年度的营业记录,而在该段期间,新申请人最近一年的股东应占盈利不得低于2000万港元,及其前两年累计的股东应占盈利亦不得低于3000万港元。这些盈利必须扣除日常业务以外的业务所产生的收入或亏损。
而放宽之后港交所则可能考虑对上述要求进行豁免,但豁免盈利测试与否要根据每位上市申请人的实情考虑。评估方面将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即申请人在IPO前最近3个会计年度股东应占盈利总和最少需达到5000万港元。其次,申请人需证明,如果不是因为金融危机影响,其3年的营运盈利将远超5000万港元。另外,3年业务记录期必须包括一个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或以后日期止的会计年度。
除此之外,港交所还将考虑IPO申请人的业务记录期最后1个会计年度日常业务产生的营运现金流,在未计营运资金变动与扣除已付税项前是否为正数,且申请人还必须证明并有理由让港交所确信,导致其无法符合现行“盈利测试”规定的状况只是暂时的。
但在披露方面,港交所则要求充分披露以下各项:即,有关情况会否持续或经常发生;申请人将就减轻有关状况对未来盈利的影响而已经或将采取的措施。另外,还要求申请人必须证明自己将有充足的营运资金供上市后12个月内营运。
不再被“盈利测试”绑死
促使港交所做出改变的原因在于,由于很多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盈利暂时出现下跌,而港交所之前对拟主板上市公司的严格的盈利要求,可能“吓退”很多潜在的上市公司。
港交所认为,环境突变后,现在推行的用作测试申请人未来表现指标的“盈利测试”确实有其限制性。金融危机可能削弱主板准上市申请人的股东应占盈利,但原因可能为以市价计值出现减值,或者耗蚀亏损,但原因并不是经常性亏损,或者业务营运不佳所致,因此“准申请人不要受此影响,而主动放弃资格。”港交所呼吁。
“港交所要求到香港上市的公司的门槛一直较高,高于新加坡在这方面的要求。而到香港上市的公司素质都比较好,容易受到投资者认可。港交所降低IPO门槛,是考虑到一些素质较好的公司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其盈利测试方面达不到到港交所上市的要求而做出的特别安排。国浩资本总经理邱圣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来讲,一些小的公司,若其素质与发展潜力较好,当然不会对港交所造成什么负面影响。但如果其素质与发展潜力方面有待考证,则可能影响到港交所的信誉,但只要港交所在监管方面多做些工作,这些问题也是可以避免的。”
的确,如果准则不松动,守规矩的准申请人可能就会主动放弃上市申请,而令港交所的“生意”大受影响,不过,港交所的政策松动也显出灵活性。港交所表示,此举可能会对港交所造成负面影响,但只是暂时性的。
“好的公司,总是会被投资者青睐的,但不好的公司,投资者也是不会认可的。”邱圣音称。
港交所也表示,他们注意到,若干市场人士认为现行的“盈利测试”可能并不是一个衡量申请人未来表现的有效指标,并质疑以此作为上市资格规定是否合适,他们将在适当时候检讨现行“盈利测试”及其他上市资格条件。
“港交所此举充分尊重市场意见,给一些小的、有发展潜力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的公司提供上市机会,也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但港交所除了开发中国内地资源,还可以扩展业务与地区范围,比如,可以去马来西亚、俄罗斯,引进他们的资源或石油公司,投资者会很感兴趣。另外,港交所也可以发挥其在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区的优势,大力拓展这些国家地区、不同领域与行业的公司到香港上市。”邱圣音说。
邱也表示,虽然短期内,港交所的IPO业务受到一些影响,但这是经济大环境所致,而随着经济的复杂,IPO将渐渐回暖,她对香港的IPO市场充满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