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修建地铁“不差钱”:京投公司融资1700亿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8 11:0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1969年北京第一条地铁建成通车,到2003年北京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投公司)成立,北京共建成4条地铁;

    从2003年到2008年底,北京建成运营的地铁新线也是4条,数量相当于此前30多年的总和;

    眼下,除了即将运营的4号线外,京投公司还在组织12条轨道交通新线的投资建设。到2015年,北京建成运营的地铁数量将达到28条,通车里程561公里。

    北京地铁建设快速发展,京投就是它强大的引擎。

    多项“第一”破解融资难题

    建地铁要花大钱,投资一公里少则上亿元,多则数亿元;但它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是金融机构眼中的“鸡肋”,很难融到资。一条复八线,总长仅11公里,当年投资概算25亿元,因为资金赶不上趟儿,断断续续建了12年,最后决算高达80多亿元。同样因为没钱,一些数十年前就已规划的地铁线路迟迟不能实施。

    申奥成功后,北京必须加快地铁建设,投融资必须破题。2003年11月,京投公司一挂牌就领到了硬指标:在2008年前融资522亿元,建成3条地铁;随着更多地铁提上建设日程,京投的任务也一再加码,到2015年之前,其融资总额高达3800亿元。白手起家的京投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在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率先引入PPP(英文“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简称,意为“公共民营合作制”)、BT(英文“Build-Transfer”的简称,意为“建设-移交”)机制,成功运作了第一支企业债券、第一个人民币贷款利率期权项目、第一支短期融资债券、第一个银行竞标贷款额度项目、第一个固定利率贷款项目、第一个出口信贷项目、第一个用信托方式引入社保基金的项目……一系列的“第一”,从不同角度求解融资难题,目前已经落实资金1700亿元,资金到位率100%。京投公司负责人王灏自豪地说:“现在北京修地铁不再是项目等钱,而是钱等项目了。”


    低成本融资节约成本上百亿

    投资地铁回报率虽低,但作为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项目,它也有风险小、回报稳定的优点。而且地铁一旦建成,用个上百年没问题,没必要非急着在一二十年内收回成本。京投公司坚持不懈地游说,终于改变了地铁的“鸡肋”形象,得到了金融机构的认可。

    最初融资时,京投常常要四处求爷爷告奶奶,而今各大银行高管开始走马灯似的到四环之外的京投大厦登门拜访。想给北京地铁掏钱的人多了,京投翻身做了主人。据透露,就在本月,京投将进行一轮200多亿元的贷款利率招标,目前已有十多家银行表示要参与竞标,谁利率低谁中标。地铁不仅不是“鸡肋”,还成“香饽饽”了。

    在融资中引入竞争机制,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据测算,京投已落实的1700亿元资金共节约融资成本23亿元;如果合同全部执行完毕,预计节约融资成本110亿元。去年,京投公司融资成本率仅为2.321%,远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及市国资委下达的考核指标。

    资产总额不到6年即破千亿

    京投公司虽然只是一家成立不到6年的年轻公司,资产规模却已在北京国资系统数一数二。2003年11月它成立时,北京只有4条轨道交通线,运营里程142公里。这4条线就是京投公司起步时的全部家当,资产总额143亿元,净资产89亿元。此后,北京地铁建设日新月异,京投公司的资产规模隔一段时间就上一个台阶,去年年底,其资产总额达到922亿元;今年4月,随着地铁4号线全线竣工,京投公司资产总额一举突破千亿元大关,比成立之初增长了近6倍,成为继首钢之后,北京国资系统又一家资产总额超过千亿元的大企业。预计到明年,其资产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再上一个台阶。 (责任编辑:佟胜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6 17:27 , Processed in 0.468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