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循环与进化:国际关系理论的思维取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 16:0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秦 亚 青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

今年年初,亚历山大·温特教授将其未发表新作《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目的论与无政府逻辑》的手稿寄给我。虽然其中有些推理和预断我还不敢苟同,但文稿的构思和布局却颇有大气,讨论核心也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根本问题:国际体系会发展成为什么样子?今年9月,英国学派的领军人物巴里·布赞到中国。这次来访,既是商讨他2000年的著作《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中文版出版事宜,也参加了吉林大学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相互借鉴的研讨会。布赞从大历史的视角分析了国际体系的演进,预测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解体和世界社会的出现。另外,一些优秀国际关系理论家,如杰维斯、阿克塞尔罗德等,也正在以进化的思维,研究复杂体系效应中的行为体进化问题。进化观念似乎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思维取向。

国际关系学的美国化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一个事实,美国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构建以工具理性和科学主义为核心的宏理论体系。如此建立起来的体系,由于强调科学的可重复性和普遍性原则,最终形式多是循环理论。循环理论相信,国际关系不管怎样发展,都只能环绕其实质性内核,都不会改变自身的根本性质。新现实主义是较典型的循环理论,用吉尔平教授的话来说,国际关系的性质是永世不变的。无论如何,国际关系都会围绕无政府逻辑和国家之间利益冲突这一循环的原点展开,并且也终将回归到这一原点上去。所以,国际关系中的循环理论,大都具有悲观色彩,米尔斯海默的近作以“大国政治的悲剧”定名,便是一个很好的脚注。


进化理论有着不同的思维取向。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进化理论,所以,才有了从奴隶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说。温特和布赞也是进化论者。温特采用了逻辑推理的方式,表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逻辑促使军事技术和战争的毁灭力越来越强,同时,个人和集体为争取自我主体性得到承认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一方面不断加强无政府逻辑,一方面又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争取承认的需求,所以,世界必将走出这一体系,在经历国际体系、国际社会、世界社会和集体安全之后,进入世界国家。布赞则采用了考察长时段人类历史的方法,从史前国际体系到现代国际体系的发展历程中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国际体系中的单位必将向越来越大的实体发展,突破威斯特伐利亚紧身衣,最后进入世界社会状态。虽然两人使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思考的问题是相同的:国际体系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世界将成为一个什么样子?两个人的结论也有着相似之处:人们不断向更大的集体进化,无论这种集体是世界社会还是世界国家,其最终成员都是个人。在相似的问题和结论的背后,还可能有着一个相似的理念:相信历史的进化,相信人能够推动历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正因为如此,国际关系中的进化理论也都是比较乐观的理论。

说到底,国际关系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关系,国际关系学的终极关怀也应当是人。循环理论之悲观,是对人本身的悲观,相信人原本罪恶深重且不断争斗走向战争;进化理论之乐观,也是对人本身的乐观,相信人明慧理智且不断学习走向完善。我是希望能够建立国际关系学的中国学派,也希望中国学派提出的是具有本体乐观意识的进化理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5 03:52 , Processed in 1.1562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