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的底线与东亚的尴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7 15:3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丁刚资深报人


  近年来,韩国的政策调整出现了更多地向美国靠拢的变化,但民众的反美情绪与国家政策的反差,使韩国陷入尴尬境地,现在,朝鲜核试爆在加重韩国的尴尬的同时,也在加重着美国在处理朝鲜核问题上的砝码。

  江原道是韩国与朝鲜的一个同名地区。四年前,我随一个亚洲记者团去那里采访。那时,韩国人正沉浸在“阳光政策”的美好畅想中。韩国江原道的知事金振兟在宴请我们时,特意向我们透露,江原道正在申请举办冬奥会,朝鲜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已明确表态,支持韩国江原道举办冬奥会,双方还交换了文件。





  谈到“阳光政策”,时任韩国记协主席李相起先生更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们给朝鲜提供了很多援助,我们正在帮助朝鲜建设开城的经济区,铁路正在修复,很快还要开通直通平壤的公路,在许多方面,我们都在加强联系与合作”。

  在韩国停留期间,我从当地的报纸上读到了这样一条消息:仁川的一些民众上街示*游*,要求推倒麦克阿瑟的雕像。包括希拉里在内的一些美国政要纷纷指责韩国人“得了健忘症”。

  我接触的一些韩国人大都认为,他们的国家并不完整,受到来自内外的两种威胁:一种是朝鲜半岛处于***状态;而另一种则是驻韩美军的存在削弱了韩国的主权。

  韩国媒体当时所做的一项民意调查也表明,在30岁左右的接受调查的人中,有50%认为,韩国在处理与美国的关系时,应采取更为独立的政策。恰如美国《外交政策聚焦》杂志的分析,韩国最普遍、最强烈的反美主义根源在于国家认同感。

  韩国人这种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情感与冷战的结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受到了韩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韩国人对未来的统一充满了乐观的期待。

  从韩国回国后,受这种乐观情绪的感染,我写了一篇文章,分析了韩国人对于统一的向往。在文章的末尾,我这样写道,东亚的秩序不大可能永远靠美国大兵来“维持”。随着旧秩序的变化,新秩序的出现,他们的存在将会逐渐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朝鲜半岛近一两年来局势的演进表明,我的分析显然有些过于乐观。现在,陷入尴尬的并不是美国的“大兵”,而成了东亚各方。

  韩国最终选择放弃“阳光政策”,看来不能简单地被解读为某个政治家或是某一政治派别的政治倾向不同,而是朝鲜半岛地缘政治的现实环境所致,因为这样的环境并不能给“阳光政策”提供足以维持它生长的养分。

  近年来,韩国的政策调整出现了更多地向美国靠拢的变化,但在民众心理的层面上,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反美情绪,去年的牛肉事件就是一个例子,这种国家政策与民众情绪的反差,使韩国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现在,朝鲜核试爆使朝鲜半岛的局势再次紧张起来,这一事件在加重韩国的尴尬的同时,也在加重着美国在处理朝鲜核问题上的砝码。现实再一次表明,在美国没有改变其对朝鲜的基本政策的情况下,朝鲜半岛的两方是无力改变现状的。

  由此想到了美国的东亚政策。从表面上看,美国似乎没有一个固定的东亚政策,一些专家也怀疑美国东亚政策的连贯性。可实际上,美国却有着非常清晰的政策底线,比如对于朝鲜,美国始终没有放弃“更替”其政权的初衷,这不是美国的固定政策又是什么呢?这个政策,布什没有改变,奥巴马也没有,再换一个美国总统,依然不会改变。

  对于美国的固定政策,别人可能不理解,但朝鲜理解得最深刻、最准确。朝鲜搞核试、发卫星就是为了惊动美国,为了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政权。当然,惊动美国的效应已经越来越小,所以朝鲜也就变得更不耐烦起来。

  美国人对这个问题上,却显得很沉着,坚守着自己的底线。而美国越是不那么看重朝核问题,周边国家就越是着急,周边国家越着急,对美国也就越有利。这样的现状也给了美国更多的“离岸操盘”的可能。


  朝鲜核问题使美国在东亚处于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地位。六方会谈谈了几年,谈来谈去,其他各方仍然都是配角,仍不得不把解决朝核问题的最后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也许,这样的尴尬局面在东亚地区还要存在相当长的时间。 (责任编辑:田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2 22:2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