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体育会不会成为学生的新负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3 23:5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将不会受到重点大学的青睐。25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表示,今后将把中学阶段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12月26日《京华时报》)。
强大的升学压力让学生不堪重负,与之相对应的是青少年体质状况的不容乐观。据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监测结果

  显示: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也居高不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台政策加强对体育的要求,其积极意义自然不用多说。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新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一直是我国长期不变的教育方针。关键在于,在应试教育得不到根本改变的目前状态下,学校的教学始终脱不了升学、脱不了高考这根指挥棒,“音体美”在学校教育中也就一直只能处于“副科”地位,无奈而又现实。

  兴许是教育部门也清醒地看到了这点,现在,对体育的要求也要通过考试、通过与升学挂钩来加强了。这多少有点反讽之意。当然,尽管让人唏嘘,却可能是现实状态下的“退而求其次”之策。但是,加强体育在升学中的“重量”,就能让学生实现“德智体”均衡发展了吗?这大概只是理想状态罢了。由于升学竞争的激烈,最可能的结果是,广大学生在已经日益加重的学业重负之外,却又不得不再背负起来自体育会考的压力。

  即便新要求的确实现了让“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被挡在大学校门之外,又如何呢?或许,大学生的整体体质健康是改善了、提高了,但是这种提高却是以另一部分学生被排除在调查对象之外为代价的。这对于整个青少年群体的体质状况好转并无意义。

  说到底,加强体育工作的基本目的应该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而不是为了考试。如果仍然用“考试”的老办法来实现对体育的重视,难免会落入“本末倒置”的嫌疑和尴尬之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Hannibal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7-6-25 16:03: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15:28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