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社会都会将人群据种族、肤色、宗教、出生地、阶级、职业等而做出区隔。而有区隔,自然就会有歧视,如果它们彼此的矛盾愈大,这种区隔与歧视就会更严重,甚至恶化成相互间的厌憎,甚至仇视。
台湾族群没有种族之别 却有「准种族」的强度
而在台湾,表面看来似乎平静无事,但人群之间的外省人、闽南人、客家人之间的所谓「族群矛盾」却始终长期而顽强的存在着。族群中的原住民和客家人,由于不在矛盾的中心,它们和别的族群遂相对不紧张。而外人和闽南人(即福佬人),则因族群矛盾和政治矛盾合而为一,其矛盾的尖锐程度遂变得最大。台湾的统独、蓝绿、北南这种基本的矛盾,都是「外省——闽南」基本矛盾的延长,也有人将它称为「外省——本省」的矛盾。
而这种矛盾的形成,当然不是没有原因的。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抵台湾,庞大的党政军公教,整个统治班子都到了台湾,从中央到地方差不多的位子都被占据,所谓的台湾人当然受到挤压,这也是「国民党——外省人——外来政权」这种等号关系的起源。由于外省人有着政治权力为凭借,而且多半集中在北部都会区,自然也有极大的文化权力和优越感。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乃是民进党以省籍诉求为口号,得以快速成长的原因。所谓的「二二八」、「白色恐怖」,只不过是省籍矛盾中特别突出的事例,因而被当做主要的象征工具而已。
因此,台湾的族群并没有种族、肤色这种本质性的差别,但因过去的历史原因,它却有着「准种族」那样的强度:
当民进党在野时,它就以被****的台湾人、外来政权、爱台等做为诉求;当它执政,则大小官员几乎泰半皆由所谓的台湾人出任。由于族群平等这种价值在台湾相当普遍,因而纵使民进党的普通头面人物,也不太敢于公开发表族群挑衅的言论,大家只是玩着影射式的族群游戏,例如陈水扁宣称「中国人欺侮台湾人总统」,即是省籍影射。但在民进党的非头面人物或激烈支持者里,詈骂外省人为「中国猪」之类的恶性言辞,倒也并不鲜见。
而国民党方面,由于它的核心群众多半为外省人,因而长期以来外省人都在国民党政权内扮演着主要角色,外省人同时也拥有极大的文化权力,而这种情况,在过去8年民进党执政时,外省人自然也多出了一份失落感,而这种失落感,后来终于能在反台独和反贪腐这些题目上找到了寄托,因而「反台湾人」这部分遂被掩盖。一般的有识者,由于深知族群敌对容易受到谴责,也都不敢和不会随便去碰触,这也就是说,尽管两边都有着各自的省籍情结,但多少都还能知所节制,不敢公开挑起。
不过,上星期发生的所谓「郭冠英案」,终于让人们体会到,省籍问题在台湾看似平静,其实却仍然暗潮汹涌。
郭冠英乃是台湾新闻局的中职等公务员,他过去长期以来也以到处发表评论及报道文章而颇有知名度,他对张学良问题的研究即颇深入,但也正因外务繁多,他的公务员本职遂有所偏废,多年后还是中低阶的九职等。直到政权再轮替,他才快速擢升为台湾驻加拿大多伦多新闻组长。
面对台湾意识抬头感到不安 在互联网采用笔名表达不满
而所谓的「郭冠英案」,乃是民进党立委经由网民检举,发现郭冠英先后疑似以「范兰钦」、「辛文菊」、「赵天楫」等化名,在港台媒体,甚至部落格上发表文章。在这些文章里,他显然是以「中国意识」为主,因而遂对「台湾意识」口出恶言,包括称「台湾不是国家」,而是「鬼岛」,又称台湾人是「台巴子」等。由媒体公布的文章片段以观,可看出它确实对各式各样的台湾意识极不友善。这也是民进党立委一将此案提出,立即在台湾闹出轩然大波的原因。
有关「郭冠英案」,自从被引爆后,新闻局已急召他返台说明。新闻局的人事评议会认为他的说明不清,因而将其调为非主管职位,全案则送交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做进一步调查。对于这种处置,民进党当然不满意。此案最后究竟将如何了结,仍值得注意。不过由「郭冠英案」,人们至少已能肯定一点,那就是在台湾,至少已有一些或相当数量的外省人,面对台湾意识的抬头,已愈来愈不安,他们遂借着网络的匿名化或用笔名来表达不满。「范兰钦」、「辛文菊」、「赵天楫」这些化名所写的文章,都粗鲁而不得体,而在这些文章的背面,让人看到的是台湾某些外省人的焦虑和愤怒,这种人和那些骂人是「中国猪」的台湾人,乃是镜子的两面!
近年来,两岸表面日趋缓和,但互动频繁后,我们却也看到另外一些敌意在借机滋长。有些大陆人称台湾人为「台巴子」,有些台湾人则称大陆人为「阿六仔」;有些台湾人一讲到大陆人就「吃毒奶长大的」,陆客到台湾观光采购,会被说成「财大气粗」,反之亦然。这种敌意在匿名的网络里格外发达。有理由相信,可能有一些台湾的外省人也难免加入其中。「郭冠英案」里,署名「范兰钦」的文章,初看会让人感觉到乃是有敌意的大陆人所写。
我从不认为两岸的和平发展是容易的事。除了政客们那些费人疑猜的频频动作外,激进的独派人士以及充满不安全感的某些中低层外省人,他们的省籍情结也持续在发酵中。这都是时代变化中的不祥征兆。郭冠英案被民进党揭发炒做,在台湾南部,郭冠英案更加合理化了独派对外省人国民党的偏见和敌意。这也显示出,郭冠英虽是九职等中低级官吏,但他确实挑动了台湾最敏感的神经线。这个案子不会因为处理掉了郭冠英即告了结,它的发酵会在以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