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生活越来越好,所有的人应该越来越感到幸福,其实不然。
从前有一穷书生赶考,路上遇到了大雨,一个人家收留了他,并给了他一顿饭——热芋头。他又饿又冷,觉得芋头美味极了。后来,这位穷书生当了宰相,吃遍山珍海味,又想起了芋头,却觉得平淡无味,当年两天吃芋头的幸福感不知上哪儿去了。
这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一旦给予人太多的幸福,他的幸福感反而会下降。
如果太遥远,没有感受的话,就举个身边的例子——停水。平时,大伙儿对水不重视,有时洗一个茶杯就要用掉几盆水。但一旦停水,所有的人就精打细算,对家中残留的一盆水,先洗脸,再抹桌子,最后还得冲马桶。水变得如此珍贵。倘若,就在水缺见底的时候,水又来了,所有的人都会高兴得跳起来。
这是一个反例。当你拥有太多的时候,你对所拥有物品的幸福感可能仅为0或1。可当你拥有的东西减少为一点时,你对其的幸福感可能会升至100。所以有人说:失去的东西是最美的。这个例子隐约还透出一个道理,幸福有时是通过比较得来的:来水时,你想起没水的艰难所以无比幸福。
过去,很难得吃上冰淇淋。某一年“八·一”一个小贩来卖雪糕,妈妈给买了一块。我兴奋了好几天。后来就连寒冬腊月也照吃不误时,我也不再感到特别高兴了。可一想到过去,无法想象夏天没有冰淇淋是怎么活的,因此感到无比幸福。
几乎所有的大人都说我这一代幸福。而我们却不以为然。这很正常,他们把我们的生活和他们的过去相比,当然觉得我们幸福。而我们一生出来就拥有“这些幸福”,所以对这些也只当作一般。
再所以,大人们为了让我们不会递减幸福感,就想办法让我们忆苦思甜,如到穷山村住几天。这是个好办法,回到城里,连上厕所都感到幸福。
当从贫穷到富有时,对某物——如钱的幸福感递减;当从富有走向贫穷时,对某物——也如钱的幸福递增;当你将贫穷与富有作比较时,幸福感就会猛增或猛减。
这个世界的趋势是越变越好,所以我们的幸福感与别人比起来是在递减。可是你一想到前人生活时,你的幸福感就会猛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