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物简介: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伊莎贝尔·于佩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4 09:2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aGuo著名影星伊莎贝尔·于佩尔是第五位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的女性。以于佩尔的演技和魅力,相信没有人会对她能胜任此职提出质疑。
  这位世界影坛著名的常青树最擅长饰演内心丰富但外表冷漠的人物,她呈现细微表情、拿捏心理的表演功力堪称一绝。在她的脸上,你看不到表情,却能感受到她所传递出的所有细微的内心变化。
  翻开于佩尔的从影履历,人们会惊叹于她居然获得过如此多的荣誉:迄今她已经获得过大大小小一共35个表演奖项,其中包括一次FaGuo恺撒奖影后,两次戛纳影后,两次威尼斯影后和一次柏林影后。
  于佩尔1953年3月出生于FaGuo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在母亲的安排下接受表演训练,在舞台剧舞台上绽放出光彩,被人誉为希望之星。20世纪70年代初,于佩尔开始转入影视圈,1971年首次拍摄电影《福斯汀与美丽的夏天》即引起电影界的广泛关注,1974年因引发话题争议的《远行他方》开始走红。第二年,在贝特朗·布里叶的著名作品《圆舞曲女郎》的最后一幕中,她与热拉尔·德帕迪厄配戏,尽管出演的仅是一个小角色,但令人难忘。到20世纪70年代,于佩尔已成为享誉欧洲的女明星,1977年她又凭借《编织的女孩》打开国际知名度。

  于佩尔与戛纳电影节早有渊源。从1975年的《阿洛伊斯》至今,她出演的电影先后17次入围戛纳电影节,并在1978年凭《维奥莱特·诺齐埃尔》、2001年凭《钢琴教师》两度获得戛纳影后的殊荣。两次获奖前后相隔20多年,于佩尔的面庞也由青春圆润变得棱角分明。岁月改变了她的容颜,也见证了她演技的日臻成熟。
  于佩尔担任戛纳电影节主持人或颁奖嘉宾至今已有20多次。1984年,她曾担任正式竞赛单元评委,参与金棕榈奖的评选。凭借多年累积的艺术素养,她对电影品质有着一套独特的个人见解,例如她推崇一些在常人眼里还显得陌生和青涩的影片和演员,并且能用简明扼要的言语给出确切理由——这是多数随大流的电影人所无法做到的。
  人们有理由相信,面对本届预期水准较高的戛纳电影节,于佩尔领衔的评委会肯定会交出一份完美选单。它既包含惊喜意外,又能令众人信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 22:42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