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商务部:稳外需对保增长意义重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3 14:2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于外部经济的不景气,中国的出口引擎在2008年下半年已开始全面减速。
    国家商务部对外贸易司12日发布《稳定外需是当前保增长的重要工作》的述评文章指出,稳外需对当前保增长意义重大,但外需持续不振的影响不容忽视,外需下滑将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一、稳外需对当前保增长意义重大
    一是拉动经济增长。按国民经济支出法核算,2007年,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长4.7、4.6和2.6个百分点。2008年,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长4.2、4.0和0.8个百分点。外需下滑是2008年GDP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二是增强抗风险能力。2008年,我国进出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合计9161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5.4%,货物贸易结售汇差额是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三是稳定就业。目前,外贸直接带动就业8000多万,其中60%以上属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加工贸易是不出国门的劳务输出,就业人口达3500万。四是促进产业发展。我国部分产业高度依赖国际市场。2007年,鞋类、旅行用品和箱包、陶瓷制品、家具、玩具出口分别占产值的70%、80%、80%、40%和40%。稳定外需是出口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二、外需持续不振的影响不容忽视
    外需下滑直接影响出口,并将逐步传导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2008年4季度出口增速比上季度回落18.8个百分点,降至4.3%,2009年1季度出口增速比上季度回落2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9.7%。研究表明,出口下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国内消费和投资。对1978-2006年间的出口数据回归分析表明,出口每增长1%,将带动消费增长0.68%,国内资本形成增长0.74%。同样,出口每下降1%,也会使消费下降0.68%,国内资本形成下降0.74%,这一作用有2年左右的周期。因此,外需下滑将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为应对外需下滑影响,去年以来国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内需,消费和投资均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是,投资终将形成产能,如果今后一段时期外需和消费不能协调增长,有可能加剧经济失衡。外需长期不振,将从下游影响到中上游,从生产影响到投资。外向型企业经营困难,将造成部分农民工失业和新增就业人口就业困难,进而对消费产生不利影响。
    三、稳定外需形势严峻,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当前外贸形势复杂严峻。一是外部需求萎缩,国际贸易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将收缩1.3%,为二战以来世界经济首次衰退。WTO最新预测,2009年全球贸易额将下降9%,为二战以来最大跌幅。二是贸易融资条件恶化,贸易风险上升。目前,全球贸易融资缺口高达1000-3000亿美元,许多国家的进出口商因为资金紧张而被迫压缩业务或者破产,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运转。与此同时,我出口企业贸易风险大幅上升。三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开拓市场难度增大。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提高进口关税,禁止或限制进口等贸易保护措施,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四是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削弱我出口价格竞争力。2009年1季度,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墨西哥货币对美元分别贬值9.6%、5.4%、5.3%和2.7%,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58%,削弱了我出口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
    虽然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先行指标显示下一步我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目前大部分出口企业在手订单减少,境外采购商多将长单改为短单、大单改为小单,第105届广交会出口成交比第104届下降16.9%。2009年1季度,加工贸易进口下降35.7%,全国合同外资金额下降37.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20.6%,显示今后一段时间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出口增长乏力、后劲不足。
    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高度关注稳定外需。随着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外贸企业在退税、融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中央有关精神,把困难和风险看的重一些,把应对危机的时间估计的长一些,把政策措施准备的充分一些,扎实工作,毫不松懈,千方百计稳定外贸进出口,充分运用国际通行的财税政策支持出口,改善对进出口的金融服务,稳定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抓紧完善鼓励服务贸易的政策措施努力扩大进口,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应对贸易摩擦,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707.3亿美元 同比下降22.8%
    海关总署12日发布的数字显示,按工作日平均计算,今年4月份与3月份环比进出口值增长10.4%,其中出口增长6.9%,进口增长15.1%。
    前4个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754.3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净增加184.5亿美元。
   4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707.3亿美元,同比下降22.8%。其中,当月出口下降22.6%,进口下降23%。
   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5994.1亿美元,同比下降24.3%。其中,出口下降20.5%,进口下降28.7%。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综合指数表现不佳
    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最新发布的消息,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行情表现不佳。欧洲航线4月以来的涨价成果逐渐被侵蚀,北美航线运价跌势难止,日本航线进入传统淡季,运价低位震荡。
    5月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为819.06点,较上周小幅下跌0.5%,上海地区集装箱运价指数为780.89点,较上周上涨1.2%。 详细>>>
    商务部长:外需萎缩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16日在第105届广交会上调研时表示,目前我国外贸形势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出口下滑的幅度有所收窄,但外部市场需求萎缩的态势未发生根本改变,对保持外贸发展既要坚定信心,又不能掉以轻心。
    陈德铭与参加本次广交会的有关省市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举行了外贸形势座谈会,并到广交会展馆与企业交流。他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但现在已经出现一些积极信号。详细>>>
   
    龙永图“舌战”克鲁格曼 反驳“中国操纵汇率”论
    昨日,在北京出席“保罗·克鲁格曼中国周——全球经济复苏与中国机遇”活动上,克鲁格曼表示,中国巨大贸易顺差是政府干预的结果,整个世界不可能继续接受中国现在如此大的贸易赤字。
    对于“鬼才”的上述指责,友善好客的中国人并没有选择沉默,与会的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曾为中国WTO首席谈判代表的龙永图作出强硬回应:中国的贸易顺差绝非因汇率原因,更不应因顺差多而受到指责。详细>>>
    发改委专家:扩内需稳外需应对危机
    顺差缩水显示外需恶化 促经济增长倚重内需
    以"外需"拉内需 金融危机促中国加快"走出去"步伐
    外需低迷拖累工业增速 专家称扩内需应偏重消费
    评说 外需下降没那么“可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 20:4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