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业银行4月28日公布了2008年年报和2009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兴业银行资产规模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并且实现净利润首次突破一百亿元,盈利稳健提升;不良贷款比率首次降至1%以下。但是与建设银行一样,受到国家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的影响,兴业银行2009年一季度业绩稍有下滑。
4月30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兴业银行董秘唐斌先生,就兴业银行2008年和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进行了采访,并且唐斌还对资本市场普遍关注的高管薪酬等问题进行了首次回应。
房贷增加主要集中在政府信用项目
《证券日报》:在2008年度,兴业银行房贷增加了1.77%,公司是否增加了向房地产方面的贷款呢?公司如何看待目前的房地产市场?
唐斌:去年以来经济下行的严峻考验,在房贷方面,兴业银行着力进行了结构调整和优化。
对公房地产贷款方面,截至2008年末,该类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率从年初的14.01%回落至11.81%,下降了2.2个百分点;不良率仅为0.43%,低于2008年末全行贷款的不良率0.83%。
今年一季度,兴业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虽有所增加,但相关贷款主要集中在与财政投资项目相关、有政府信用支持的土地储备贷款;截至3月末,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进一步降至0.39%,仍远低于同期末全行贷款的不良率0.72%。
个人按揭贷款方面,截至2008年末,该类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率从年初的27.61%下降至22.98%;截至3月末,该项比率进一步下降至19.16%。尽管形势波动,兴业银行今年3月末的个人按揭贷款不良率仍保持在了0.24%的优异水平,表现十分稳定。
当前发展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对兴业银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兴业银行仍将积极开展个人一手购房按揭业务,同时加大个人二手购房按揭贷款的拓展力度。
不良贷款“双降”
《证券日报》:根据年报显示,在同类银行中,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是最低水平(深发展08年底进行了巨额核销,不良率降至0.68%,不具有可比性),拨备覆盖率是最高水平,兴业银行在过去的一年中是如何加强资产质量方面管理的?
唐斌:2008年,兴业银行资产质量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小,持续实现不良贷款余额、比率的“双降”,其中比率更是历史性降至1%以下。截至08年末,兴业银行不良余额41.49亿元,较年初减少4.34亿元;不良率0.83%,较年初下降0.3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26.58%,较期初上升71.37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253.6%,比年初上升111.34个百分点。兴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至于前期市场关注的兴业银行与深圳机场贷款合同诉讼纠纷情况,国家司法机关已给予终审判决,兴业银行有望在上半年收回贷款本金,这也将对资产质量带来正面影响。
兴业银行在加强资产质量管理方面,首先是加强信贷投向管理,引导经营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其次,实施行业限额管理,设定限额指标及预警信号指标,变事后监控为事前的控制。第三,针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区域开展风险排查,加强风险预警,及时下发风险提示。第四,针对新形势下企业及项目的风险特征,改进贷前调查及贷后管理工作。第五,深化授信审批体制改革,建立授信审批官队伍,提高审查审批质量。第六,强化风险分类工作,严格执行九级分类标准,准确反映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合理计提拨备。第七,加强零售信贷系统建设,上线新一代的零售信贷管理系统,实现零售信贷流程的系统管理,有效控制贷款的操作风险。
薪酬总量明显下降
《证券日报》:兴业银行此前因高管薪酬问题推迟年报发布,2008年年报显示公司高管和员工薪酬都出现了下降,公司是处于哪些方面的考虑降薪的?
唐斌:虽然08年兴业银行实现了较好的利润增长,但考虑到面临的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兴业银行主动较大幅度地下调了高管薪酬,自觉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充分贯彻了财政部指导精神。这不仅体现在薪酬总量较去年有明显下降,也体现在薪酬结构中有三分之一为风险金,该风险金必须在三年后经考核合格才能发放。兴业银行高管与员工薪酬的下降将为全行费用控制作出正面贡献。
兴业银行重视费用管理,从严控制费用开支,并且使得公司的成本收入比持续下降。兴业银行2008年度成本收入比为34.9%,较2007年下降1.63个百分点。该数据在今年一季度继续降为33.86%,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比2008年全年下降1.04个百分点。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为业务及管理费,该项数据一季度为22.43亿元,同比下降达10.59%。 (责任编辑:刘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