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倒与扶的持久战:余震中夺回木耳产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30 14:4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者 梁云华陈金龙 杨 柳  韩顶清 罗正勤 刘菊蓉
  【导语】面对被5.12汶川特大地震无情震垮的木耳产业,青川县黑木耳种植大户赵炳志老人只有一个态度——扶起来。在那些余震不断地日子里,倒与扶的持久战在余震与赵炳志老人之间展开。
  今天是孔溪乡黑木耳产业大户赵炳志特别高兴的日子,他将自己新采摘的一批木耳卖出,至此已从余震中夺回损失近30万元,标志着他在耳棒这场倒与扶的持久战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赵炳志:一个人干一番事业,要坚强、要坚持,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后的成效。
  2008年,63岁的赵炳志倾其所有,多方筹资近50万元,发展段木黑木耳13万根,正当黑木耳长势良好、丰收在望的关键时刻,突如其来的“5·12”特大地震使赵炳志的愿望瞬间破灭。
  赵炳志:5·12地震之后,我的耳棒全部倒掉了,我心情非常沉痛,也感觉到恼火。
  眼看近50万元的投资即将化为乌有,赵炳志意识到,不能一味的悲伤下去,要振作起来。人的一生中干一份事业不容易,总要遇到困难,总要遇到不顺心的事,他必须尽快从地震的惊慌中走出来。
  赵炳志: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是人力不能抗拒的。我们活下来的人感觉到很幸运,人在世上活着要生存,我就组织我的家人来扶耳棒。
  可是余震似乎和老赵开起了玩笑,将他一次次扶起的耳棒反复地摇倒,一场倒与扶的持久战至此拉开帷幕。
  赵炳志的女儿 我们就帮到扶,扶了又倒,倒了我们又扶,扶了又倒,我们都失去信心了。
  面对似火地骄阳,面对扶起来又倒下的耳棒,面对家人的倦怠,老赵却依然坚定地扶着不断倒下的耳棒,他的这种韧劲也感染着家人和周围的群众,都参与到了这场倒与扶的持久战。
  群众:地震以后,当时木耳棒全部倒了,赵大爷在里面扶了又倒了,倒了又扶,扶起来又摇倒了,他的精神我们很感动。我们邻居都来帮忙,帮他把木耳棒扶起来。
  在这场与余震抗争的战斗中,他们先后经历了5.4、6.4等几次较大的余震,但大家都没有气馁,始终坚持不懈地扶着耳棒。
  赵炳志:反复地扶了7、8次,最终耳棒扶起来,最终我还是战胜了困难,战胜了余震。
  除了余震之外,赵炳志老人还遇到了劳力缺乏、无水灌溉等困难,然而,老人说,能够战胜余震,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老赵的黑木耳产业正逐步恢复,可就在恢复的关键时刻,老赵却病倒了。
  赵炳志:在当时我胃病犯了,
  木耳正在盛产期,家里人正在搭过渡房,人手紧缺,怎么办?正在老赵犯愁时,乡亲们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赵炳志:黄家园一个老百姓晓得这个情况后组织了7、8个人帮我捡耳子,我感觉到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我遇到困难时有老百姓帮我,这也是最荣幸的事。
  如今,老赵的耳棒长势良好,有党委政府的关心,有群众的支持,老赵对产业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
  赵炳志:今年下来后,我要扩大规模,做到10万根,让当地老百姓可以到我这里来赚钱,这个产业需要的劳力很大很多,一个富了百姓,一个富了自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6:4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