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会上,一个委员的发言何以让总理眼含热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12 13:3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位政协委员的发言,感动了经济界、农业界的100多名政协委员,很多委员流下了眼泪。也感动了正在听取委员意见的温Jiabao总理。许多时候,温Jiabao总理是眼含着热泪在听。(2007年3月5日《中国青年报》)

  原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杨志福委员,已经71岁,可是因为眼疾——他的视力只有0.1,没办法准备讲稿。他最终没有被列入发言名单。他急了,他给主持会议的陈耀邦委员写了个条子,请他转交给温总理。他在纸条上写道,这是我离开政协前的最后一次发言了。我是一名15年的“老政协”,从事农业资源研究50多年了。我眼睛不好,但好多农民朋友给我打电话,向我反映社情民意,我希望给我最后一次机会,向总理反映农民要我说的话。温总理看了这个条子很感动,“无论如何要让杨委员讲。”所以,本应十几分钟的发言,他讲了30多分钟,他的讲话赢得了长时间的掌声。

  那么,七旬委员发言何以让总理眼含热泪?是他的特殊发言方式。虽然没有讲稿,但杨志福对每一个数字都烂熟于心。一位年愈七旬的委员,没有讲稿,但是发言却能够娓娓道来,而且善于用数字说话,使得推理逻辑严谨,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情,一个能够在脑子里善于记住很多数据的委员,不用说,他是一位很具有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的委员,这样的委员必然感动总理。

  是他的激情。说到农村和农民,想到农民平时的艰辛,想到农民那期盼的目光,一定要抓住难得的机会,向总理反映农民要他说的话,他发言的激情瞬间暴发了,带着对农民深深的爱和责任,他又用情来打动听者,让自己对农民和农村倾注的爱化做一句句包含深情的话语,这样的发言充满了情感魅力,怎么能够不让总理感动呢。

  是他的委员责任感。没患眼疾前,他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农村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听农民的意见。2004年他因为一次手术感染,视力急剧下降。但他的心时刻牵挂着农村。一个月与农民联系的电话费要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位把农民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眼睛还要重要的委员,一位善于花大量的时间去农村调研的委员,一位时刻愿意和农民保持联系的委员,有如此责任感的委员,怎么不令总理感动呢。可以想象,如果一位委员或者代表,发言空话连篇,没有情感,没有激情,没有责任感,总理说什么也不会让他讲30多分钟。

  一些委员特别是“名人委员”,平时忙于其他工作,对委员责任感少有积极践行意识,少有倾注意识,少有感情意识,所以发言时难免空话、假话和平庸话多了一些,谁都不爱听,极大影响了委员作用的发挥。七旬委员发言让总理眼含热泪启示更多的委员和代表:既然当了委员和代表,就应该为委员称号负责,做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委员。老百姓喜欢“数字总理”,总理和老百姓又何尝不喜欢“数字委员”和“数字代表”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7-3-12 13:30:30 | 只看该作者
温总理含泪倾听七旬政协委员替农民讲的话2007-03-06 23:15温总理含泪倾听七旬政协委员替农民讲的话

 今天,一位政协老委员的发言,感动了经济界、农业界的100多名政协委员,也感动了正在听取委员意见的温Jiabao总理。很多委员流下了眼泪。现场的潘庆林委员发现,在许多时候温Jiabao总理是眼含着热泪在听。

  发言的委员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杨志福。

  今年是温Jiabao总理第五次来听取经济界、农业界的讨论。没有人知道,杨志福多想抓住这次机会,把农民托付给他的话,当面告诉总理。今年是政协换届前的最后一年,已经71岁、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杨志福觉得,再不说,就没机会了。

  可是因为眼疾——他的视力只有0.1,没办法准备讲稿。他最终没有被列入发言名单。

  杨志福急了,他给主持会议的陈耀邦委员写了个条子,请他转交给温总理。他在纸条上写道,这是我离开政协前的最后一次发言了。我是一名15年的“老政协”,从事农业资源研究50多年了。我眼睛不好,但好多农民朋友给我打电话,向我反映社情民意,我希望给我最后一次机会,向总理反映农民要我说的话。

  温总理看了这个条子很感动,“无论如何要让杨委员讲。”

  没有讲稿,但杨志福对每一个数字都烂熟于心。没患眼疾前,他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农村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听农民的意见。2004年他因为一次手术感染,视力急剧下降。但他的心时刻牵挂着农村。一个月与农民联系的电话费要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今天他发言的题目是:敢问中国农业发展路在何方?他讲了我国贫瘠的耕地资源现状、水资源现状,讲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的问题,更讲了农民的喜与忧。

  他说,广大农民群众对近几年出台的各项农业政策非常拥护,但也有一些忧虑,一是担心政策会变,二是担心某些政策带来的利益被干部贪污。

  “农民担心政策会变是有根据的,一位基层干部向我反映,前几年,有领导说粮食安全问题一去不复返了,要压缩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补贴。四川有些地方减少种粮,改种经济作物。而过了不到一年,又说,粮食安全存在隐患,要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粮食补贴。农民们说,有时重视农业,有时轻视农业,是我们种地还是领导种地?”

  杨志福说,农民希望政府增加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补贴。世界农业发达的国家对粮食生产都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美国每种一公顷粮食,政府补贴300美元,相当于每亩160元人民币。欧盟更高,每公顷补贴300~400欧元,相当于每亩补贴200多元,我国粮食生产虽有补贴,但力度很小,农民一方面希望政府增加对农业生产、粮食生产的财政补贴,希望政府收购的价格高于卖的价格,一方面又担心这些钱被中间截留,甚至被贪污挪用,因为我们国家有些贪官,救灾款、移民款、扶贫款都敢贪污。

  杨志福委员的一番话引起了委员们的共鸣。本应十几分钟的发言,他讲了30多分钟,他的讲话赢得了长时间的掌声。

  更令委员们振奋的是温总理在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后,提出的6个字原则:“多听、少说、负责”。温Jiabao说,政府工作人员参加人大、政协会议要多听、少说、负责,这不仅是个民主意识的问题,也是摆正政府自觉接受监督位置的问题。
3#
 楼主| 发表于 2007-3-12 13:30:38 | 只看该作者
3月4日,北京京丰宾馆,国务院总理温Jiabao双手合十,向前来送行的委员道别。当日,温总理参加了全国政协经济界、农业界联组讨论会,倾听委员心声,共商国是。温总理与大家见面伊始即向在场的委员们拜年:“今天十五,拜年不算晚。”

国务院总理温Jiabao4日下午在参加全国政协经济和农业界别联组座谈时,特别点名听取了眼患白内障的杨志福委员的含泪发言。杨志福现场引述采自民间的的顺口溜,向温总理直接反映了部分农村基层官员欺上瞒下、截留中央补贴等深刻问题。

在温总理离开联组座谈后,香港《文汇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杨志福。杨志福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连续三届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已逾70高龄的杨志福因年纪和身体问题,今年最后一次行使全国政协委员职责,特别希望能将自己对于中国农业发展建言和收集到的农民心声递交总理。

  严重眼疾 发言背了一夜

  因严重的白内障,杨志福不能像其它委员一样递交提案,昨日得知温总理将参加农业界别讨论,杨志福更是萌生向温总理吐露心声的愿望。经特别安排,杨志福委员被列为最后一个候补发言人。为准备这次发言,70多岁的杨志福整整背了一夜。

  为得到发言机会,杨志福特别委托工作人员给温总理打印了一张纸条,写明自己情况,恳请温总理给自己本届政协委员任内的最后一次发言机会。下午温总理参加分组讨论,杨志福将纸条通过工作人员转交给温总理。分组讨论进行到最后,早超出原计划时间。温总理点名说,“我看了杨志福委员的纸条,这位从事农业教育50年的老委员很让我感动,我一定要给他这次发言机会。”

  述顺口溜 反映民间疾苦

  杨志福成功向温总理阐述了自己参政心声,在《敢问中国农业发展路在何方》的发言中,他提出了自己对农业资源、传统农业发展的建议,重点反映了农民对中央政策的期盼与担忧。特别是中央补贴不能直接到农民手中问题。杨志福向温总理转述了一则来自民间的顺口溜: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

  在发言动情处,杨志福委员多次落泪,温总理认真一边听取发言一边沉思。温总理立即表示,同时肯定了杨志福委员的忧患意识,一定重视中国农业问题,对于基层农民的问题也要下大力气重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5:13 , Processed in 0.34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