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考研
当我重新拾起书本,再次准备考研的时候,距离2004年的考试只剩半年不到的时间。
此时状态已不如第一次考研时那样无后顾之忧了。家人和亲友开始不理解、不支持;经济上已陷入了困境;知识还只是停留在第一次考研后的水平。而整个人已经被生活和考研的压力折磨得疲惫不堪、至于麻木。但既然选择了考研,那无论失去多少,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也要把这条路走到底,直到成功。
买了张折叠床,我偷偷地住进了我弟的宿舍。在图书馆看书,在食堂吃饭,住在宿舍,除了不上课,跟他们学校的本科生没什么区别,让我感觉到些许的慰藉,遭到屡次打击的自信心开始得到点安慰。但没过多久,情况开始变的不妙。他们是毕业班,每晚上了床之后都要开“卧谈会”玩闹很久,到凌晨1点多才能安静下来。天天如此。我无法得到最基本的休息。我开始彻夜地失眠,痛苦地承受着黑夜一遍遍的来回碾磨,呐喊无声;神经衰弱最严重的一段时期,我开始出现幻觉,只要一拿起书本,耳边就响起人的话音或是歌声,挥之不去。我已在崩溃边缘。就这样忍受了两个多月后,我不得不搬了出来。此时离考试还剩一个多月。
日子在每一天的苦读中悄悄滑过。与再次考研的几个同学聊过后发现,没了激情不是我一个人身上的现象。第二次考研的心态或许都会变的很平常,也许是冷静和成熟吧。但当我看到研友热忱的身影时,内心忍不住还是感动。一次盛夏下午回去路上,见一人肩负书包快步而行,手里拿着英语书,边走边背。汗如雨下,衣裤尽湿。不禁被其深深打动,我看到了自己也在奋斗不止的身影,一种激情与斗志充满胸膛。我骑车跟在后面,默默送了他半个多小时,直到其上了公交。我念起了路遥的一句话:用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
一切的努力都将在考试那天检验。1月8日,考场东大。冬日的天气时阴时晴。在人群中见一少妇,挺着大肚子,在看与我一样的专业书。第一天考试很顺利,但第二天却发生了一件小插曲。中午一位考生将我书包拿错,里面有我没来得及看的一些资料。此事直接影响了我的状态,并导致了下午的专业考试远没有发挥出我应有的水平。最终这次英语和政治我考出了满意的成绩,专业课成绩却较我预料中的低了二十几分。至今仍觉得深深的遗憾。
在焦急中等到了可以查成绩的那天,恰巧是我的生日。在网上看到了成绩后,我知道问题不太大了。几年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这也是老天最为珍贵的生日礼物。接下来就是等分数线,然后开始加试,复试,面试,选导师,一路下来,我拿到了东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毕业后的这几年,我变换着不同的职业身份。在教育行业、IT行业、金融行业、医疗器械行业、环保行业工作过,在南京这坐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里寻找着自己的坐标。不管生活怎么样,是失意还是得意,我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并选择微笑着面对。为此这几年我付出的牺牲,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我知道,当我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意味着一个终点,但又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
考研的这些日子,我体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期待着破茧成蝶的时刻。走过了春的期待、夏的狂热、秋的忙碌、冬的无言。也曾迷惘过,但不曾动摇过;也曾漂泊过,但不曾放弃过。考研会让人成熟;考研能让人坚强;考研丰富了你的人生;考研会让你明白什么是放弃;考研能让你重新找会自己,证明自己;考研能给你一次新的机会,推翻以前的一切重头再来;考研是对身心的一次地狱般的历练和洗礼;考研是浴火而生的涅磐。考研的人是战士,是智者,更是勇者。考研让我明白,有时候付出和回报是不成正比,但更让我明白,如果不去付出,则永远别奢望有回报。
有朋友说考研是一种对生活的逃避。那是因为其不了解考研人为理想所付出的努力,又有谁会“逃避”进一个不舒服的境地呢?每一个考研人都是值得尊敬的,至少他们胸中揣着不安于现实的梦想并付之于行动。这是我的亲身经历,以我这样薄的基础,这样差的自身条件,最后都能获得成功,你也一定可以。考研真的不难,只要你脚踏实地地去做了,努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