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年考研政治哲学第七章易错知识点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1 15:5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具有客观性,生产力是客观力量,生产关系是客观关系。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关系,上层建筑(思想、政治)是社会的思想关系。
  2.区分生产方式的构成、社会形态的构成、社会文明的构成、社会基本结构的构成。
  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形态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社会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构成;社会基本结构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构成。
  3.“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命题,对当时的反封建斗争有启蒙意义。
  但其实质上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我们要反对这种价值导向。
  4.“世界何者,豪杰而已矣,舍豪杰则无世界”。
  这是梁启超的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5.“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此话中的“谋事在人”承认人的能动作用,但“成事在天”则带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
  6.“个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
  7.战国时期邹衍认为,历史朝代的更替和变迁是按照土德、金德、火德、水德、木德的顺序进行的,史称“五德始终说”,这种观点属于历史循环论的错误观点。
  8.关于人的价值观问题,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人的价值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这种观点抛弃了人的社会属性,离开社会和集体来谈个人,离开社会历史规律来谈自由,宣传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坚持了抽象的人的价值观。是不科学的看法。
  9.“人性善”、“人性恶”、“人性有善有恶”、“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在社会中形成”。
  10.哲学上的“自由”和政治上的“自由”是不同范畴的概念。哲学的“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即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而政治的“自由”是针对纪律而说的。哲学上的“自由”指导政治的“自由”。

  11.“人的本质是由世界观决定的”说法是错误的。
  人的本质不是由世界观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考研教育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10:5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