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国际通讯社记者邓妏荔2007年2月2日华盛顿消息)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托马斯•克里斯坦森(Thomas J. Christensen)于2月2日出席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举行的听证会,就美中外交关系的现状发表证词。证词由国务院中国和蒙古事务科科长约翰•诺里斯(John Norris)代为宣读。以下是证词全文,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翻译。
黎巴嫩。去年夏天,我们与中国和安理会其他理事国密切合作,促使黎巴嫩达成一项和平协议。中国不仅从外交上支持这项和平协议,而且派部队参与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United Nations Interim Force in Lebanon)维护和平的行动。不久前,中国宣布本月份将其参加维和部队的人数从原来的225人增加到335人。中国还出席了1月25日在巴黎举行的援助黎巴嫩国际大会,宣布为援助黎巴嫩提供约1,660万美元的捐助。中国能够在该地区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欢迎中国积极参与。同时,我们对中国继续向叙利亚出售武器和关于去年夏天真主党用一枚中国型号的导弹袭击一艘以色列海军舰艇的报道表示深切关注。我们继续提醒所有的国家有责任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对黎巴嫩未经授权的组织实行武器禁运。
根据布什总统与胡主席主席关于增强双边军事联系的承诺,我们继续要求中国对其军事预算、原则和战略更开诚布公,以增进互信,改善美中军事关系。我们寻求与中国军方接触,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原则和战略目标。根据布什总统和胡主席主席于2006年4月在华盛顿举行首脑会晤期间达成的共识,我们一直在试图确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和美国战略司令部(United States Strategic Command)军事指挥员举行会晤的日期。我们要求中国同意早日举行这样的会晤。
其他方面的对话。去年12月,恰逢战略经济对话进行之际,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和主持的5国能源部长会议在北京举行,表明中国与美国和国际社会接触的愿望增强。这次会议有5个最大的地区能源消费国,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美国的代表参加,为今后的能源合作提供了模版。在能源部长会议期间,我们讨论了在能源投资方面关注的问题、有关能源保护和能源效率的倡议、替代能源的发展和清洁及高效能源技术的利用、石油储备的建立等。我们通过亚太清洁发展夥伴(the Asia Pacific Partnership on Clean Development)计划,正与中国就各有关领域的问题进行接触,其中包括高效能源建筑和设备、化石燃料清洁加工、减少对利用再生能源和高效能源技术构成的障碍等。亚太清洁发展夥伴计划汇聚了政府、工业界、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力量促进参加国的清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