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甲午中日战争可以说是一场东亚地区性的战争,对东亚国际关系有深远影响。本文从以华夷体系为主的东亚国际关系格局、甲午中日战争与旧东亚国际关系格局的崩溃、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东亚国际格局三个方面来探讨甲午一役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
华夷体系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一、 引言
在古代的东亚地区,曾出现过与欧洲均势体系完全不同的国际关系格局。古代中国始终处于东亚乃至世界的中心大国地位,其周边国家长期受到中国的儒学、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的重大影响,并竞相学习吸收,从而逐渐形成“儒家文化圈”和以“华夷体制”为主要特征的古代东亚国际关系格局。
1840年中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这也标志着以中华帝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关系格局开始瓦解,而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继续失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则彻底改变了这个格局。从此,日本在东亚国际格局中取代了中国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后,日本成功崛起,它打败了中国,囊括了朝鲜,并且在中国取得与欧美各国平等的地位,而战败的中国,则从大国地位彻底跌落下来,其国际地位丧失殆尽。以后,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东亚国际关系格局也在主要大国之间激烈的重组。现即对甲午一役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进行粗浅的探讨。
二、 以华夷体系为主的东亚国际关系格局
十九世纪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在古代的东亚地区,中华帝国是唯一的极盛国家,其周边没有一国家或一国家联盟能与之抗衡;它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繁荣、国家富强及博大精深的儒学吸引着周边的国家,并对这些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形成儒学文化圈。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特别是明清两代的统治者以“礼治主义”⑴作为处理与周边国家,乃至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民族关系、地区关系和国家关系的国际准则,与一些周边国家、地区形成宗藩关系。这种关系的基本形式是入贡与册封,如朝鲜以中国为“上邦” 、“上国” ,每年朝贡一次;中国以朝鲜为“属国” 、“藩邦” ,对朝鲜统治者进行册封,承担保护朝鲜的义务。人们把这种特殊的东亚国际关系格局称为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华夷体系”,这种体系包括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朝鲜、越南、琉球、缅甸等。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