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任务回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3 13:1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上海4月10日电(记者刘奕湛、张建松)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昆仑站建站等48项考察任务,载誉凯旋。10日上午,国家海洋局和上海市政府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欢迎仪式,有关单位领导、科考队员单位代表及家属约400多人喜迎我国考察健儿的归来。
  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是国际极地年(IPY)中国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建设的实施之年,也是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的收官之年。考察队由204名队员组成,是自1984年我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人员最多的一支考察队,其中包括1名比利时记者和6名韩国直升机组人员。
  在173天的考察时间内,考察队紧紧围绕建设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实施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和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长城站、中山站建设与改造等三大任务开展工作,共完成了39项科学考察和9项后勤保障工作,是我国南极考察历史上历时最久、任务最重的一次考察。
  考察队员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先后四次穿越西风带,六次停靠外港,科学规避西风带风浪和南极的海冰、冰山,保证了船舶动力的正常输出,安全航行25000多海里,冰区航行2200海里。
  “雪龙”号首次到达南极时,曾遭遇到空前严重和复杂的海冰冰情,横亘在船面前的是三条总宽超过15公里、冰厚超过设计破冰能力、海冰地貌完全不同的乱冰带。原计划2天完成的破冰航行最后竟持续了21天,主机负荷过载逾千次,燃油告急,面对重重压力,考察船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破冰航行方法,既确保船舶动力系统安全,又最大化实现破冰作业功率,创造了“雪龙”号破冰航行的一个新业绩,安全圆满完成了航行保障任务。
  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在返航途中,应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东华大学和正修科技大学联合邀请,首次访问台湾并停靠高雄港,开展了海峡两岸极地考察交流与合作。在两天的访问期间,考察队举办了座谈会、科普讲座和极地考察实物展览等多项活动,“雪龙”号迎接了两千余名台湾民众的参观。

  目前,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中的40名越冬队员仍坚守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即将开始漫长的南极极夜生活,他们将在随后的近一年时间里开展气象、生态、极光等项目的科学观测研究及后勤保障工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05:0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