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李鸿章的“以夷制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2 14:5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李鸿章的“以夷制夷;和戎”软弱外交路线,导致引狼入室——日本为什么会侵略中国?
日本为什么会侵略中国?
  
  
  在全世界华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一个问题,是应该被搞清楚的,这,就是日本为什么会在1937年发动侵华战争?下面,笔者对这个问题做几点历史反思。
  
  日本之所以会在1937年对中国发动全面的战争,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李鸿章的“以夷制夷;委屈周旋,和戎”软弱外交路线,导致引狼入室
  
  
  如果说李鸿章是导致中国被日本侵略的中方祸源,许多人可能一时难以理解,因为,这李鸿章不是在1901年就死亡了么,况且,1931年的9·18事变,已经距李鸿章死亡有30年时间,1937年的7·7事变,则距离李鸿章死亡有37年时间了。但是,你如果了解了一系列历史事件,你就是知道笔者之所以说李鸿章是中日战争的中方祸源,是怎么回事情了。
  
  1870年,李鸿章(1823——1901)在他的老师曾国藩的推荐之下,接任曾国藩而担任清朝政府首辅重臣,他“然中外系望,声出政府上,政府亦倚以为重”(《清史稿·李鸿章》)。做个形象比喻,如果把当时的清朝比做一个大公司,那么,清朝皇家就是不太管实事的董事会,而李鸿章,则是清朝这家大公司掌握着具体实权的总经理。这就是说,晚清,李鸿章掌握中国的军事、经济、外交、内政,洋务大权达30年之久,许多重大国家政策皆出于李鸿章之手。中国,也就是从李鸿章执掌大权开始之后而一步步走向衰弱的,日本侵略者,也是被李鸿章一系列错误政策所引入的。
  
  李鸿章接任曾国藩担任清朝首辅重臣之后,面对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他制定了自己的外交方针,这就是“以夷制夷”和“与洋人交际,以吾师忠信笃敬四字为把握,乃洋人因其忠信,日与缠绕,时来亲近,非鸿章先亲之也。……委屈周旋,但求外敦和好。”(李鸿章:《上曾相·李文忠公全书》)。
  
  “以夷制夷”,本来自于中国古代纵横术,但是,那是对外埠作战而言的。而“委屈周旋,和戎”的外交政策,则是李鸿章自己的发明创造,其前提是建立在“以德报怨”的迂腐荒唐儒家思想基础之上。李鸿章执政30年,他在自己的国土上演义了一场“以夷制夷,和戎”的外交大戏,从而导致西方列强就像嫖妓女那样,个个争相在中国身上想大捞一把,李鸿章满足了这个“嫖客”,又引起那个“嫖客”的不满,满足那个“嫖客”,又引起另外更多“嫖客”的不满,从而造成中国主权大量丧失于西方列强之手,中国,也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
  
  李鸿章执掌中国大政的时候,日本还处于内战后期,国力还不强大。但是,随着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天皇军国主义制度的形成,日本开始“脱亚入欧”,也就是日本开始追随西方列强后尘妄图霸占大陆地区。当时,日本军国主义集团制定的带有侵略扩张性质的“大陆政策”,是打算先强行将藩属于中国的琉球群岛王国纳入自己版图;同时,日本试图分解中国对朝鲜的宗主国权力,也就是日本准备司机侵入朝鲜,以达到对中国的东三省、蒙古及其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形成侵略之态势。
  
  1872年,琉球群岛渔民在中国台湾遭到当地土著居民杀害,日本便利用当时琉球王国同时也给日本政府上贡的情况,以琉球代言人身份对中国清朝政府首次发难,并发兵台湾威胁到了中国主权,从而首次挑动起了中日近代史以来的外交纠纷。由于李鸿章实行的是投降主义外交路线,所以,李鸿章在处理琉球群岛和台湾的国家主权问题上,是采取的退让政策,他给光绪的奏折说,“臣遥为筹度,琉球距台北千余里,现日本分兵距琉球,难保不渐思吞噬。……臣又商榷催吴赞诚将赫德代购之龙骧、虎威两炮船,由闽驶往协防,籍可虚张声势。丁日昌所拟办法,以柔制动,以柔克刚,万一遇有 外侮当能操纵合宜。”(《李鸿章全集·筹议台湾事宜折》)

  
  从李鸿章的奏折上可以清楚看到,当时的李鸿章,是打算放弃琉球群岛,他试图以退让的外交路线去保住台湾主权。但是,这种“东郭先生”的做法,越发助长日本的侵略野心,1872年,日本在美国公使德朗的支持下,以原驻中国厦门的美国领事李仙得为军事顾问,开始发兵对台湾发动了军事进攻。经过一系列国际调解,中国虽然后来暂时保住了台湾主权,但是,1879年,琉球群岛则被日本彻底吞并,并被日本改名为“冲绳县”至今。
  
  对于强盗来讲,只要他第一次轻松得手,那么,就紧接着有第二次。日本瞄准了清朝首辅李鸿章的软弱,于1875年侵入中国藩属国的朝鲜,并仿照西方列强的方法强迫朝鲜签订了对日本开港的不平等条约,再次威胁到了中国主权。而根据《李鸿章全集·密劝朝鲜通商西国折》来看,李鸿章再次打算以牺牲朝鲜国家利益去自保中国主权,他这种一厢情愿的外交路线,就像一个极其猥琐的小人,一点骨气也没有,他甚至好像一点都不懂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道理。结果,日本终于利用朝鲜问题,引发了甲午战争,日本一举击溃了李鸿章经营多年的海防,从而导致中国台湾和朝鲜双双沦为了日本殖民地!并从此引狼入室,使得日本军队开始进入了中国本土。
  
  甲午战争,李鸿章经营多年的北洋军海军全军覆没,台湾也被割让日本,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也让中国财政陷入了极大的危机中。到这时候,李鸿章还不放弃自己的荒诞外交路线,居然试图联合沙俄去对抗虎视眈眈的日本,也就是打算继续实行他的荒诞的“以夷制夷”的委屈周旋外交法术,1896年,也就是中日战争结束后的一年,李鸿章便与沙俄签订了同样丧权辱国的《中俄罗密约》,李鸿章之所以“委屈”的与沙俄签订这份密约,就是基于“以夷制夷”的外交方针而试图联合沙俄阻止日本继续进攻中国。但是,由于这份密约出卖中国主权太多,使得光绪皇帝大怒,他甚至拒绝签字,但是,在李鸿章和沙俄的胁迫下,这份密约终于被强行在清朝政府中通过。
  
  李鸿章与沙俄炮制的《中俄罗密约》造成了中国东北主权大量丧失,请神容易送神难,沙俄是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他们怎么会真心帮助中国呢,所以,后来,沙俄不仅仅得寸进尺的在东北扩张自己的政治、经济势力,还违反《中俄密约》协定,不但不按照协议定期撤兵,反而还在不对中国政府打招呼的 情况下大量向中国派兵,直接威胁到了中国主权。沙俄这种将中国东北视为是自己殖民地的做法,引发了全国乃至于东北民众及其义和团的反抗,于是,1900年,沙俄便联合英、美、日、德、法、意、奥七国开始进攻中国天津,试图逼迫中国政府镇压义和团。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得手之后,八国列强逼迫清朝政府镇压杀害义和团与其他反抗八国联军的军民首领,朝廷中的抗战派官员也因此被处分甚至处死,清朝首辅李鸿章在主持起草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之后,便蹬腿西去了,他,给中国留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烂摊子,也给中国种下了中日战争的祸根!
  
  1904年,也就是李鸿章死亡以后的三年,早就不满沙俄在中国东北获取太大殖民地利益的日本再次玩弄突然袭击把戏,对沙俄宣战,在中国东北土地上打了一场“日俄战争”,从而撷取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大量利益。就是从所谓的“日俄战争”开始,日本军队,就赖在中国东北地区不走了,并逐步实现了他们吞并中国东北和蒙古的野心,甚至还时刻准备进攻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这,就是日本的“大东亚计划”。
  
  通过以上简单介绍,可以知道,李鸿章的投降主义外交路线,将中国送入了一个极其悲惨的时代,也给中国种下了许多战争祸根。如果不是一战爆发,也就是欧洲列强被拖回到欧洲战场上去,再加之欧洲政治形式发生了急剧变化,那么,中国日后的处境,可能还要更加悲惨。而日本,正在利用了欧洲列强的一战机遇,在中国大势发展了自己的军事和政治势力,从而导致日本野心也越来越大,最终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看到,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不是李鸿章在晚清所实行了一条极其荒诞无比的投降主义外交路线,中国,后来不会有如此多的战争灾难。所以,李鸿章,是个千古罪人,他的荒诞外交路线,至今依然应该得到人们的继续反省和谴责。
  
  国家外交,其实就与人与人及其家庭与家庭的关系是一样的,妥协,忍让,固然也可以换来暂时的和平,但是,没有原则的妥协退让,只会助长强盗的野心。这就是说,该打仗的时候,国家就应该出手,万万不能够以牺牲原则和割让主权去“抱薪救火”。如果当年中国坚持不放弃琉球群岛、台湾和朝鲜事件中的国家利益,与当时羽毛未丰的日本军事对峙下去,那么,凭借日本当时的国力,他们是耗不过中国的,这样,也就没有后来的日本敢于侵略中国的后续事件了。
  作者:华山剑1 提交日期:2005-8-11 10:30:00
  (待续)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174169.shtml

仅仅是一番议论,不代表本人观点









置心在何处
   无何有之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1 05:30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