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开始列车脱轨凸显铁路建设贫富分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9 14:1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些偏远城市、那些小站越来越远离铁道部提速的视野。反差之下,公众最大的感受是,方便的大城市之间越来越方便,不方便的地方乘坐火车反而越来越困难;快车越来越快,慢车越来越慢———中国铁路大提速的格局不是全面提速,它从一定程度上演绎了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

    用“惊魂未定”来形容亲历了1164次列车脱轨的乘客们当时的心情应该不算夸张。4月7日,从陕西韩城开往北京西站的1164次旅客列车,行驶到河北涞水县野三坡时,机车最后的11—16节车厢脱轨。出轨瞬间,列车刹车成功,车辆没有倾覆,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回头再看记者从现场发回来的照片,脱轨的列车“身后”是高达25米、长约150米的大桥,一旦车厢从高空坠落,后果不堪设想。


    列车脱轨的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是铁轨事先碎裂还是列车车厢及连接处的问题、或者是弯道过大导致的列车脱轨,都只是猜测。但在列车脱轨原因之外,我们不妨先把视线放在“别处”,关注一下此次列车脱轨事件中暴露出的铁路建设问题。

    事发段的这条铁路穿越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途中山川河流密布,多隧道和桥梁。由于各种原因,行驶在该条铁路上的火车速度极慢,从野三坡到北京百公里左右的路程,却要花费3个多小时,而且过往车辆大多是老爷车,车厢内设施陈旧而且脏乱,乘客意见很大。往返于北京和沿途野三坡、涞源等旅游景区的游客,特别希望有关部门能对该段铁路和列车加大更新改造力度,使其符合现代高速、安全的运输要求。

    放在中国铁路大提速的环境中来看,类似京原铁路(事发段铁路)这样的“非主流”路段似乎都被边缘化了,这些铁路不在中国铁路提速的筐子里。从今年4月1日起全国铁路实施的新列车运行图可以看出,几次调图提速之后,由此带来益处的是一部分大城市间运行时间的减少,同时,动车组开行的范围也越来越大。相反,那些比较偏远的城市、那些客流量不占优势的小站越来越远离铁道部提速的视野。反差之下,公众最大的感受是,方便的大城市之间越来越方便,不方便的地方乘坐火车反而越来越困难;快车越来越快,慢车越来越慢———中国铁路大提速的格局不是全面提速,它从一定程度上演绎了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

    但是,中国是不是只有大城市或者发达地区的铁路需要提速?显然不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一方面需要大规模的工业运输路线,另一方面,处于发展中地区的人口流动也开始频繁起来,他们同样需要高速、安全的铁路运输。

    只可惜,在中国铁路建设中,更多的着力点还是放在了普通百姓难以企及的“高端”领域。比如,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铁道部签署了100列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采购合同,合同总金额达到392亿元,欲打造时速350公里的商业化之最,世界对中国流露出了羡慕目光,而大多数普通中国百姓却不见得能分享这“商业化之最”的快感;比如,今年中国政府将投入6000亿元人民币用于铁路建设,其中70%的投资将打造中国的高速客运线路,那些普通铁线路,似乎也没有机会来分一杯羹。

    回头再看事发地段的这条京原铁路———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而且是跨河穿山、桥多隧长,亟待改造的这条“非主流”线路,在此次事故之后会不会引起铁道部门的重视?而无论此次事故的发生到底是何原因,它都摆脱不了“用来印证中国铁路建设和提速中贫富分化缩影”的尴尬。

    同时,它更提醒了我们,中国铁路建设在频频出现的大手笔中,又该如何做到和谐与公平,而不是贫富两极分化。    (责任编辑:牟修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6:56 , Processed in 0.89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