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诸葛亮,你真是旷世的军事天才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8 09: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些时日,书生在看过吴宇森的《赤壁》2之后,便又研读了诸如中华书局82年版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默记》《资治通鉴。魏纪四》等历史典籍,故而对诸葛亮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产生了几分探寻的兴趣。
   但凡历史名人,王侯将相,随着岁月的更迁,朝堂的更迭,历史的复杂演进,其所受的毁誉也是多有变化的,然惟诸葛一人在世时备受赞叹,身后也尽享美誉。
   待书生查阅若干典籍,竟惊奇的发现在汉末魏晋人的眼中,借鲁迅语,那诸葛已是几近妖化完美无缺的人物。
   吴之大鸿胪张俨,所作《默记》多记诸葛行事,极尽褒美,在《述佐》篇中将司马懿与诸葛对比,极贬司马而盛赞诸葛,甚至不惜将那篇不知谁人编造的伪《后出师表》收入文中,以彰诸葛之忠。
   那至今流传世间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自然也不是出自诸葛亮之口了,由这一点看这个张俨也并不是一个严肃严谨的史学家。他只是一个周于礼仪、搞搞外交的人物,他的身份,他“博闻多识”的特点,使他能接触到很多别人不易见到的材料,但又不可能严格加以甄别。《后出师表》可能就是未加甄别就收入进去的一种。

    诸葛亮究竟凭什么,能够获得历史这等不寻常的恩遇?难道真如三国演义中所言,战无不胜,能掐会算,晓阴阳五行,懂天文地理吗?难道真是一个旷世的军事天才吗?
    书生认为,不然也!细检史册,我们不难发现从他走出隆中,到建兴十二年病死五丈原,这二十八年间,刘氏势力经历了赤壁之战,争夺荆州,攻取益州,强占汉中,夷陵之战,南中之役,北伐之役等七次重大的军事战争,刘备在世的五次,他无直接的战功,诸葛独掌军政的两次,北伐却也实以惨败而告终。
    北伐的失败,书生以为,究其原因,绝大的因素在于军粮的供给,军粮供应不上,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建兴九年,诸葛亮进军祁山,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本欲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然“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被迫承以退军。
    再例如散关之役,数以万计的蜀国军队围攻几千魏军驻守的城关,白白伤亡了不少将士,也是因为运粮不继。
    在这里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李严,退兵后,李严装作不知情,试图解脱自己在后勤供应不上之责,诸葛进而上表弹劾李严,李即遭罢免。
    李严其人才干显达,与诸葛同为顾命大臣,李严为推脱自己失职之责而搬弄是非,固然可恨,然书生以为客观条件确实太恶劣而耽误军粮运输,亦可从宽处理。
    诸葛亮不体察具体的天气情况而对李氏严加惩办,实属可惜。当时的蜀国在西南一隅,贤才少,人才难得,李严这个事情,确是诸葛的失误之处!
    按常理说在诸葛治下的蜀国当时已是“沃野千里,民殷国富”,"亮之治蜀,田畴辟,仓禀实,器械利,储积饶,朝会无华,路无醉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粮草的供给还是没有问题的。
    其次,问题还是出在粮草一节,一是敌境屯田,远离本土,无后方依托,处境艰险,二是分兵屯田,分散兵力,不利于捕捉战机,直接影响战斗力。
    诸葛亮的一生除南中之役,因形势占了绝对的优势而获胜,军事上他实无炫耀之战绩。

注:书生一家之言,有误之处,还望朋友给指出则个!
  敬请期待下篇《诸葛亮的治国之才与人格魅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 07:24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