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63|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关出路之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28 10:1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理论的魅力在于创新,纵观当前国关理论,虽曰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三足鼎立,然实则是在新现实主义范式之上的延伸,“新-新合流”态势就是对这的深刻反映。这同时也说明了理论创新的乏力。??</p><p>? 建构主义虽炙手可热,然其理性主义本体论,仍然是前面的范式延伸,其弱式物质主义的观念认识论在解释世界政治现实时仍显乏力。</p><p>?? 故有此问:国关出路之惑?</p><p>?? 另则有关中国国关理论问题,秦亚青正致力于此方面的努力(仅宏观的探索),在建构这空壳的同时,却鲜有具体成果。这是中国国关的悲哀!在本人看来中国国关的发展还在于向先秦战国时发掘传统文化内涵,特别是儒家文化,这符合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也合乎中国人的思维特征,重人文而不擅长科学方法。</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0:38:10 | 只看该作者
??? 从最近几期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来看,国关理论大有融合之势,不论是哈贝马斯的交往社会理论的借鉴也好,还是**的阐释学也罢,都被各学者搬上了台面,就如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然总觉得不伦不类,也许从其他成熟学科借鉴现成的知识不失为国关发展的一条道路,但问题是在这门薄弱的学科面前,能够真的吸收其内涵么?盲目的吸收只会更觉得让这门学科更加摇摇欲坠!国关的基底是不深刻的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当前的要义是酣实基础,而非囫囵吞枣 大杂烩似的吃"补药"!
3#
发表于 2006-11-9 09:51:34 | 只看该作者
<p>同意楼上的观点.追求时髦和中国学派还不应该我们现在要做的.</p>
elaine_libra_le 该用户已被删除
4#
发表于 2006-11-9 23:33:4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06-11-10 05:41:41 | 只看该作者
[quote=elaine_libra_lee,2006-11-09 23:33]<br />考虑国关学生的未来比琢磨国关的出路要更有意义些,既然对这个专业意见很大,而又束手无策的话,那么还是想想自己以后的出路更为实际一点,毕竟你掌握不了国关的明天,但是自己的明天还是可以做得了主的!!!!!!!!<br />[/quote]<br />踏踏实实地走一步是一步<br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还是多关心自己吧--为了祖国。<br />
6#
发表于 2006-12-27 16:39:55 | 只看该作者
<p>?身有同感,面对如此丰富,目不暇接的理论,我们在思考:这是理论的丰富,还是学科的贫困?从来没有一个学科拥有如此众多的理论,从来没有一个学科在基本概念、体系和方法拥有如此之大的分歧。</p><p>?国际关系理论回归何处?回归文化?回归政治?国际关系理论如何结合科学主义和人文精神?这都是我们所思考的问题。</p><p></p>
7#
发表于 2006-12-28 22:33:05 | 只看该作者
少谈些主义,多做些实证.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中国这种地方不适合修炼内功,地球这么大总归有地方适合你修炼的.
8#
发表于 2006-12-29 13:46:41 | 只看该作者
<p>同感,哎</p>
9#
发表于 2007-1-2 19:30:4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s:1]
10#
发表于 2007-1-9 22:21:17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理论指导哪有实际问题,典型的毛**时代的产物http://blog.sina.com.cn/u/125465407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4 18:5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