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银监局局长:推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30 10:1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还是相反?
金融危机的到来,在对虚拟经济形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对实体经济带来了实质性的影响。
当前去杠杆化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虚拟经济可能过度收缩而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
【消费与储蓄的关系】
储蓄本身并非坏事,储蓄资金是投资和银行流动性的根本保障。但压抑其他支出的过度储蓄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

从金融危机可以看出,过度消费同样有损经济的正常发展。中国人固有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金融机构应该负责任地引导社会公众进行金融投资和消费。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创新仍然是金融业发展的灵魂和活力,要按“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开展金融产品的创新。
创新不仅需要在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上,在金融监管上也存在创新的需要。比如法律的适用问题、监管政策的调整和更新。
证券化是金融创新的基本工具和载体。证券化的发展涉及到包括资本市场、信用评级、法律咨询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和金融市场主体。加上目前证券化发展中过度复杂化的倾向,监管部门应有清醒的认识并应对之。
【市场纪律与政府管制的关系】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不应改变,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市场机制而不是否定其作用,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
“市场经济原教旨主义”的缺点在此轮危机中暴露无疑,政府手段与市场手段对稳定经济发展来说缺一不可。特别是在公司治理这一问题上,可以看出只靠市场纪律是远远不够的。
在包括FSA(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及美联储纷纷表态承认监管失误的背景下,政府如何形成更有效率的监管制度和监管框架,加强包括财政部、央行及监管当局等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是下一步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关系】
花旗集团为代表的“金融百货公司”近来相继拆分了保险、投资银行、证券等非商业银行业务,使得一度被认为是趋势的“金融百货公司”发展模式受到挑战。
就其本身来说,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两者没有好坏之分。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说到底是一个如何进行风险管理的问题,即如何有效设立风险之间的“隔离墙”,如何评定不同业务之间的绩效,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如何科学地管理不同业务之间的杆杠率。
就中国的情况看,一是缺乏较成熟的公司治理经验,二是中国间接融资占绝对主导的融资模式,三是包括不同部门潜在利益冲突等混业经营固有问题的存在,决定了在当前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客观环境下,分业经营模式相较混业经营模式更加适合。
【金融主权和全球监管的关系】
建立全球性的监管框架是此次危机后最强烈的呼声之一。
全球性监管框架的建立必然带来一国金融监管权利的部分让渡,进而关系到一国的金融主权问题,如何进行平衡,需要政治智慧。
从美国来说,巨大的“铸币税”利益使其难于主动出让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建立一个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框架任重而道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4 13:1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