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昔日女农奴:经历过苦难的人才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7 10:4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历过苦难的人,才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经历过严冬的酷寒,才懂得春天的温暖;不忘那段悲惨的历史,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在西藏自治区妇联日前举行的妇女界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座谈会上,几位昔日的女农奴及后代,在谈到自己在新旧西藏的感受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拉萨市城关区绕赛居委会86岁的居民央金,在谈起往昔的岁月时,忍不住泪流满面。

    “要热烈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这是属于农奴的节日,西藏的年轻人应该永远记得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央金说。

    央金出身于拉萨一户农奴家庭,一家7口人挤在一间半常年不见阳光的房子里,吃不饱穿不暖,每年还要向贵族交税。因为生活贫苦,除了央金幸存外,其他的兄弟姐妹不是冻死,就是饿死了。

    央金说,现在她享受着国家低保金和医疗保险,衣食无忧,生病可以得到及时治疗。每年节假日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都会为她送来慰问金、慰问品,这与旧西藏亲人病死、饿死的情形完全是两重天。

    82岁的日喀则地区原妇联主席兰珍说:“回想起民主改革前的生活,真是痛不欲生。我几次想要去死,但想到会有变好的一天,所以一直忍耐着,活了下来。”

    兰珍出身于日喀则白朗县杜穷乡一个农奴家庭,父亲是领主嘎叙的农奴,母亲是雪夏的农奴。按照当时的规定,生女孩由母亲这边的农奴主管,生男孩由父亲这边的农奴主管,一家4个兄弟姐妹,哥哥和姐姐均被虐待致死。弟弟也因与农奴主发生矛盾,被农奴主关押在监狱里,最终病死。

    兰珍晚上就睡在田地里,白天干完活后靠乞讨或去捡垃圾堆里的东西吃,父亲为了孩子想从农奴主那里借粮食,却被农奴主关押在监狱里。

    兰珍说:“后来,乡里来了解放军,帮助老百姓发展生产、摆脱困难生活。不是人民解放军,我们好多老百姓根本活不到今天。”

    1959年,当了白朗县杜穷乡乡长的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农奴主那里没收的土地和粮食分给群众。

    民主改革后不久,乡里组织一些干部赴内地参观学习,兰珍于是有机会去了北京、广州等地,看到了社会主义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还受到了毛**的接见。她说:“我感到非常自豪,这是我一辈子也不能忘记的。”

    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居委会63岁的白珍说,1959年3月28日,对她来说,是一个终身难忘的转折点。

    那一年,白珍家分到了土地,盖上了新房,拿着新分到的土地证,大家围绕在熊熊篝火旁,日以继夜地歌舞狂欢,欢乐的眼泪浸湿了他们的氆氇衣衫。那一年,农奴出身的白珍开始翻身做主人。

    白珍说,她小时候不懂得在领主面前要低头、吐舌,有一次为了能够要点吃的,还遭到了领主的毒打。母亲偷偷告诉她作为农奴特别是女性不能够抬起头走路,女农奴的命价不如一根草。

    白珍记得,每天天不亮母亲和小姨就要干活,每天的劳累换来的只是领主给每人的一小碗糌粑,母亲必须将两小碗糌粑小心地分配好,才能保证一家7口在一天中最饿的时候能有点吃的。有时白珍兄妹还将油灯里剩下的油渣滴入放在手心中的糌粑里吃,那是最美味的东西。

    **西藏自治区直属纪工委书记巴桑卓玛说,西藏妇女的成长和进步,是西藏人民群众成长和进步的一个缩影。西藏有句谚语叫“尽管乌鸦在叫,骏马照样奔跑”。西藏发展的洪流是不可阻挡的。 (责任编辑:张少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6 22:0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