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开始斋林·旺多:把莎士比亚带到喜马拉雅的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7 10:4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5岁的斋林·旺多最近担心,自己再也没法把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翻译成藏文了,右眼的白内障和日益虚弱的身体让他有点力不从心。

    5年前,他将莎士比亚的两部名著《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翻译成藏文。2年前,他开始把西藏广为流传的六世**仓央嘉措的情歌翻译成英文,目前已经完稿。旺多还准备把1001个藏文成语翻译成英文,让更多的外国读者了解西藏灿烂的文化。

    旺多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他精通藏、汉、英三种语言文字。幼年时留学印度,1953年回国后,他先后做过小学老师、足球运动员、政府职员,退休后他成了一名翻译家和作家。

    在拉萨西郊的两层藏式楼房里,旺多向记者讲述了他如何亲历旧西藏的没落和新西藏的发展。

    旺多1934年出生在江孜的一个贵族家庭,在七兄妹中排行第二。他家里拥有从“山顶到河谷”的4个庄园和200余名农奴。他回忆说:“农奴们工作非常辛苦,为了混口饭而卖命。”


    1946年,旺多成为西藏噶厦政府派往印度圣约瑟夫学院中学部留学的10名学生之一。西藏噶厦政府准备让他们在那里完成中学学业后,再到伦敦上大学。

    在圣约瑟夫学院,旺多开始接触莎士比亚,了解工业革命。他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也第一次认识到西藏和噶厦政府的落后。每当有噶厦官员来访,旺多都羞于在英国同学面前承认自己来自西藏。

    1953年,西藏和平解放两年后旺多回到家乡,选择在新建的拉萨第一小学教数学。那个时候,能用藏语教数学的人凤毛麟角。

    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后,旺多家的庄园被国家赎回,分给了农奴。当时旺多的主要工作是给进藏的内地干部当藏语翻译,之后在日喀则干校教藏语和会计课。1978年起,旺多在自治区教委做了7年的藏文教材编译工作,1985年到自治区旅游局任导游,次年担任香港西藏珠穆朗玛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开拓海外旅游资源。

    1992年,旺多退休了,他的文学生涯从此开始。他说:“退休了总得找点事做。英文和一生的经历是我的优势。”

    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旺多1993年出版了藏文小说《斋苏府秘闻》,讲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旧西藏贵族和农奴的生活。1995年,旺多亲自执笔,出版了这本小说的英文版。

    少年时对莎士比亚的热爱,让旺多决定将西方名著带给更多的普通西藏人,他开始着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为了翻译贴切,旺多阅读了从乔叟到狄更斯时代的主要文学作品。2004年,《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藏文版面世。

    美国莎士比亚协会为此专门发来贺信,感谢旺多使莎士比亚作品增添了新的语种。英国广播公司让旺多在电话里用藏文朗读了莎士比亚作品的选段。

    旺多去年底刚刚完成六世****仓央嘉措74首情歌的翻译,书稿已交给尼泊尔一家出版社,不久将与读者见面。

    目前,他正着手将藏语成语翻译成英文,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西藏古老的文化和智慧。“有句成语说的好,‘话短容易懂,马镫短容易骑’。”他说。

    “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品要翻译成藏文,有这么多藏文经典需要与外国读者分享,我的时间太有限了。”旺多说,“时间不够用”是他最大的担心。 (责任编辑:张少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20:2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