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老百姓将把钱交给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6 18:1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上海一家学校任教的傅小姐近日碰到一件令她颇为不解的事情,她在一家银行的营业部使用信用卡时,由于操作有误而被机器吞了卡,她当即要求银行当班经理帮她拿回信用卡,而身份证明齐全的她却被告知:必须等待二十四个小时。
这样的事在中国的银行里并不鲜见,但今天以后,此类“小事”很可能会把客户赶到服务更为人性化的外资银行。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今天起中国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银行今后可享受“国民待遇”。

  然而,中国银行业对即将到来的竞争准备好了吗?

  一位中国银行的高管表示,中国银行并不惧怕外国同行,因为外资银行在网点数量、文化背景等方面还无法与他们竞争。

  他的说法目前看来的确有道理。已经退休的江先生说,他常去住家附近的一家中资银行营业部办理业务,主要原因就是图方便,至于银行职员的服务态度倒不是太计较,总的来说他们的态度是“不冷也不热”。

  而他的儿子就认为服务态度非常重要,“你去过外资银行就会觉得很大不同。”他说的不同包括外资银行职员亲切的态度以及给人的“专业、干练”的印象,这与中国银行职员中午抛下众多客户、而花一个小时去吃午饭显然有很大不同。

  中国银行的某些“国际化”体现,也经常被他们的中国客户诟病,如他们所称的各项符合“国际惯例”的收费项目:小额账户管理费、零钱兑换费、大额提现费、跨行存取费等。“人们不一定是对这些措施本身不认同,主要是消费者在付出更高费用的同时,并没有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和更高的服务效率。”中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史建平教授对此这样评价。

  “现在中国的一些新兴银行服务还是不错的,但是国有银行原来传统的那种‘官商’味道还比较浓。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还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史建平说。

  当外资银行可以开到自己的家门口时,当人们越来越“计较”服务的态度时,中国的老百姓们会把钱交给“不冷不热”的,还是交给“笑脸相迎”的?这也许是中国的银行管理者和员工们亟待考虑的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20:4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