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同年,国家在上海进行开放保险市场试点,美国友邦、日本东京海上保险公司等获准进入。
1994年4月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人民币汇率向市场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1996年4月,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中心在上海建立并开始运作。
1996年12月2日,国家允许设在上海浦东、符合规定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同时颁布《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暂行管理办法》。
1999年7月1日,中国证jian会上海证券监管办公室正式挂牌,2004年3月更名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
1999年12月,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商品交易所和上海粮油交易所合并组建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始正式运营。
2000年4月25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办公室成立,这是保监会设立的第一家派出机构。2004年2月6日起更名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
2000年5月2日,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建设正式启动,6月28日建成开通。
2000年10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国家级的钻石交易所———上海钻石交易所成立。
2001年2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jian会决定,允许境内居民以合法持有的外汇开立B股账户,交易B股股票。
2001年12月29日,香港汇丰银行、香港上海商业银行参股投资上海银行举行签约仪式。
2002年3月21日,中国内地首家经营全面外汇业务的独资外资银行———花旗银行上海浦西支行开业。
2002年3月26日,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告成立。
2002年6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交通银行在沪开办离岸银行业务试点。
2003年3月26日,国内首个银行卡产业园区在浦东张江开园。
2005年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成立。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
2006年1月17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以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载体推进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2006年12月11日,汇丰等8家首批提出转制法人银行申请的外资银行,均将注册地选择在上海。
2007年4月,花旗、汇丰、渣打和东亚4家银行成为首批法人转制的外资银行。
2008年5月9日,首届陆家嘴金融论坛成功举办,央行征信中心落户上海。
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