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政治海权论
国际政治
讲 海权论
一、海权论的产生
阿尔弗雷德第二•T.马汉 (1840—1914)
主要著作:
1890年—《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年-1783年》;
1892年-《海权对FaGuo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年》;
1897年-《美国的海权利益:现在和未来》;
1900年-《亚洲问题及其对国际政治的作用》;
1905年-《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
二、海权论的核心概念 ——制海权
所谓制海权——一个国家控制航海的能力。
二、海权论的理论假定
(一)争霸世界的关键在于夺取制海权。
(二)通过控制世界上重要的航海通道和海峡能够获得制海权。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鸟瞰
朝鲜海峡
曼德海峡
马六甲海峡
伊斯坦布尔海峡
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英吉利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三、海权论的主要内容
(一)海权的组成在于六项基本条件——必要条件:
地理位置
自然结构合理
适当领土范围和海洋人口
拥有众多的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口
对于海洋利益有渴求的民族特性
政府性质
1.优越的地理位置
一个国家想要发展海权,首先它必须在地理上便于进入世界的海洋。
欧洲地图
2.影响全局的是拥有众多的天然深水良港
国家的自然结构合理,其中包括合理的生产结构和优良的海港。
英吉利海峡、多弗尔海峡
3.适当领土范围和海洋人口——如果拥有同海岸线长度成正比的人口分布,那么在这个国家的海权发展的主要内部阻碍就不存在了。一个国家领土范围的大小对发展海权至关重要。
英国
加拿大
俄罗斯
4.拥有众多的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口——要想建立一只持久的海上力量,必须有充足的人口。
“到现在可以这么说,拥有一个与海事有关的众多的人口总数,是一国海权大小的重要标志。……可惜的是,美国在这方面还很弱。”
欧洲的航海事业
5.对于海洋利益有渴求的民族特性
——人口众多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人口的活力和素质。建立一只强大的海上力量不单是靠一些人的意愿,关键还在于全体公民对海上商业利益的渴望和需求,他们必须以追逐有利可图的海外商业贸易。
6.政府性质
——即政府发展海上力量的决心,亦即整个民族的文化取向问题。
(二)获得海权的充分条件
国内的生产力水平
大规模的船只
殖民地和基地
海上武装力量
1.一个国家国内的生产力水平,必须要不断扩大生产可供对外贸易的产品。
世界贸易
咖啡出口国
2.拥有进行海外贸易的大规模的船只。
3.殖民地和基地应能够保障扩大和保护船只的运输。
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
4.必须有一支海上武装力量——海军来保护海外基地和殖民地与本国基地间的交通线。
(三)一国海权的核心力量来源——海上武装力量
1.海上武装力量因竞争而产生,反过来,这又导致更加激烈的竞争。
2.海军的存在不仅是战斗,它导致本国和竞争对手之间海权的此消彼长。
3.海军不仅担负着一国海权扩张的任务,而且还推行一个的外交政策。
四、马汉理论的影响
德国
日本
美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