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三大经济主管同台解读经济热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9 11:4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直播回放]  [视频]  [文字实录]
    3月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问题答记者问。图为记者会现场。新华网 文涛 摄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题:“宁可出手快一些、出拳重一些”——中国三大经济主管同台解读经济热点
    新华社记者谢登科 韩洁 刘铮
    这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后首场记者招待会上的一幕:6日上午9时,距离发布会开始还有1小时,排着百米长队焦急等待的各国记者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大门开启的刹那间,集体“百米冲刺”般涌进会场。
    吸引他们的是记者招待会的主角——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见底之际,美日欧经济体纷纷陷入衰退,被寄予厚望的中国经济能否在这场危机中率先复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中国经济未来走势如何?”“4万亿元投资流向何处?”“赤字大幅增长是否安全?”“信贷规模增长超预期下半年是否会收紧?”……在发布厅里,面对上百名记者“抛出”的一个又一个尖锐问题,这三位宏观经济综合部门负责人从容应答。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确实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尤其是去年四季度以来,这样的冲击和影响日益加深,出口下滑、工业减速,企业比较困难,财政收入也呈下降趋势。”面对记者的提问,张平坦言今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困难最大、形势最严峻的一年,首要目标就是千方百计保持经济能平稳较快增长。
    针对媒体对中国今年将赤字扩增至9500亿元的关注,谢旭人也用数字解读,扩增的赤字是中国综合国力可以承受的,总体上也是安全的。
    “虽然今年赤字增加多一些,但是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预计还是控制在3%之内,而且这些年我们财政收入增长比较好,每年都在减少赤字,所以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特别是在今年比较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还是控制在20%左右。”
    “应对金融危机,宁可出手快一些、出拳重一些。”一直笑对媒体提问的周小川言谈间的坚定语气,让各国记者感受到了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心。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是百年不遇的,不容易事先准确预计,但是我们特别要防止如果出手慢了、出拳不够重,下滑的趋势可能会遏制不住。而信心失去后再恢复起来,则需要花较长的时间。”
    时间一分分过去,有关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对于备受关注的4万亿元资金投向,张平向记者们详细介绍了4万亿元的构成,并强调此次扩大投资“一定不去搞一般加工工业,不去搞重复建设”,而是把重点投向民生、“三农”、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以及技术进步等。
    针对媒体对中国今年初新增银行信贷规模超出预期的关注,周小川承认“1月份的信贷总量是有些超乎预期”。但他同时指出,如果此举能够及时制止住在金融危机情况下造成的信心下滑,对克服金融危机快速起作用,加上事后仍有相当的空间对政策进行微调,将来是可以在整体数量上和中期范围内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
    从三位负责人妙语连珠的回答中,记者们不断读出中国经济在一系列刺激举措作用下的变化与信心:
    ——“从目前这些措施的效果看,有一些回暖的迹象,包括消费的扩大、投资的扩大,一部分产品价格的回升,一些统计的数据出现抬头的趋势。”
    ——“一些大宗出口产品,特别是轻纺产品出现了增长的势头,一些产品的价格有所回升。”
    ……
    尽管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三位负责人表示,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还不能说已经完全可以抵御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

    “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央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即将采取的措施,使我们完全有信心走出当前的困境,我们是完全可以应对这一场危机的。”张平讲到中央的措施,不时做出手势,此时会场上相机快门响声如潮。(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6:31 , Processed in 0.250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