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1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纵横天下网]考研大礼包==考研复习攻略之外交学院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5 15:0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编:院系情况
?第二编:导师队伍分析
?第三编:专业课复习和考试分析
第一编:院系情况
外交学院是外交部所属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外交外事、涉外经济、法律人才的高等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外交学院创建于1955年9月,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的基础上成立的。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曾长期兼任外交学院院长。现任院长是前中国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吴建民。
外交学院以周恩来总理提出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十六字方针为办学思想,培养又红又专的外交人才。学院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刻苦严谨的学风,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品德上,重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业务教学上,既重视基础理论课教学,又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既重视外语水平的提高,又重视外交业务和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的掌握,达到培养政治与业务、汉语与外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外交学院建院四十多年来共培养各类学生一万余人,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国家外交外事、国际问题教学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担任政府部长级职务的十余人,出任驻外大使、参赞。

开展国际交流是外事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学院的国际交往日益扩大。我院校际交流主要采取院领导互访,互派教师学者讲学、进修,外交官培训、交换图书和学术资料,参加或联合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形式,对我院的教学、科研、改革和师资培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我院每年参加世界外交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年会,进行学术交流,交换信息和办学经验。为增进学院与国外院校的学术、人员交流,提高学院学术地位和声誉,先后同44个国家和地区的71所国外院校或学术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建立友好往来与学术交流关系。
外交学院自1980年复校以来就开始聘请外籍专家教师,每年聘请近30位来自美、英、法、日等国家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以及英语、法语和日语等相关专业的长短期外国专家和教师来院进行教学、科研和学术工作,自95年以来我院已经聘请了近230人次长短期外籍专家教师。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我院目前已形成一整套符合我院办学方针、适应我院教学需求的外国教师聘请管理体系,整个聘请和管理过程已制度化。我院努力为外籍专家教师创造良好舒适的教学、生活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待遇,充分发挥他们的学术优势,使他们成为学院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工作、培养师资力量以及推动教学改革等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支中坚力量。
第二编:导师队伍分析

外交学专业 (博士生导师)
曲星教授(男)、吴建民大使(男)。
国际关系专业 (博士生导师)
周启朋教授 (女)、秦亚青教授(男)、曲星教授(男)、宫少朋教授(男)
周尊南教授(男)、熊志勇教授 (男)、林军教授(男)、杨闯教授(男)
苏格教授(男)、朱立群教授   (女)
国际政治专业 (硕士生导师)
郑启荣教授(男)、王春英副教授(女)、唐晓副教授(男)、王为副教授(女)
外交学专业 (硕士生导师)
熊志勇教授(男)、张历历副教授(男)、苏浩副教授(男)、张清敏副
教授(男)
国际关系专业 (硕士生导师)
周启朋教授(女)、 林军教授(男)、宫少朋教授(男)、曲星教授(男)。   
朱立群教授(女)、王 帆副教授(男)、周永生副教授(男)、赵怀普副教授(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15:05:2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编:专业课复习和考试分析
考研心得:留住生命中的回忆……..
现在无论怎么想,用半年的时间来准备人生中第一次考研的初试并最终通过复试而金榜题名,对我而言都有些侥幸和速成的味道。
第一大幸运就是我选校选专业时没费大脑筋。说来有些不可思议,我几乎是未加考虑的就选了外交学院。可能是单单“外交”二字就足以对年轻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吧。看了看招生简章,不成想里面可以用俄语考的只有国关的俄罗斯外交方向,但指定的参考书并不多,说明外院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这样,考研方向也顺理成章的定下来了。一句话,被认为很难考的跨校跨专业的考研之路三分钟内就拍板儿定案了。我不迷信,但如此快速近乎于草率的决定大概是上天的冥冥之约。

政治我下手较早。因为心里对它没底。本来嘛,大学的政治咋讲咋混考试大家都心知肚明,况且我只在国内呆了两年。西化倒还不至于,对政坛不太“感冒”那是一定的了。所以听过来人说考前背背考时侃侃也就行了,还是将信将疑。这种不自信直接导致了我毫不犹豫地就报了任汝芬的冲刺班和点睛班(俗称压题班),花了我五百多块大洋,直到现在还让我心痛不已555上冲刺班时第一天是新鲜去了;第二天是为了那点辅导费,第三天我怎么也找不出能说服自己去上课的理由了,遂在家睡懒觉了。点睛班也是上了一半就脚底抹溜了----图的是拿到发的号称是九卦十准的最后几套题。除了上辅导班,任那帮子笔杆子编的三本配套用书当然也买了,分别称之为序列一二三。序列一就是根据每年新大纲攒的有砖头那么厚的要点精讲。序列二三都是他们编的题,也是冲刺班和点睛班用书。该小结一下了:1,政治不宜过早开始准备。到最后看多了会恶心的2,花点时间和精力挑选一本好的政治参考书(仅指要点精编的那种),毕竟买了之后就要跟它朝夕相处了。切记宜精不宜多。一本足矣,万万不可超过两本。3,政治本身那几门分的已经很清楚了,相对较为独立。把各门的体系框架自己搭起来,把内容条分缕析了就好办了。放心吧,你看着看着就看出名堂了。4,辅导班就别报了。实在想图心里安慰可以几个人凑钱报一个。别听那些人胡擂,说什么报晚了就没有好座位了,其实根本报不满也坐不满,就算满了,他为了挣你的钱找个马扎也得让你坐下。再说了,他是放盘,那声音准调得呛着风也传出八里地去,坐哪不一样?5,个人推荐参考书用“红宝书”,题用任的序列二三。6,临考时有时间的话看些万能句套子和答题技巧就齐了。
国关史考得还可以。指定的参考书确实简明到家了。我是配合这北大方连庆的战后国关史(两卷本)看的。对参考书是一个扩充。美中不足的是只写到了95年。综合这三本书我作了读书笔记。大体是按照简明史那本的框架和重点来挑方那本中的相关内容。换句话说,就是按照编年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来做的笔记。当然书你不能只看一遍吧(我是看了4遍),在后几遍看书的过程背记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意识的按专题(比如地区,大国历届政府首脑更迭等),这时就不需要做太多笔记了。说的这么复杂其实一共就那么几十年的史实。把它想象成一条麻绳,绳上的线疙瘩就是大事记。记忆力好一些的不至于考得太糟的。考试时无论哪个题型,起码对于一个事件起止时间背景过程参与人物意义影响等得答清楚,就跟小学写叙事作文差不多。名解简练些,大题复杂些。个人认为(大题中)史和论的比例控制在7:3较为合适。论述最好要画龙点睛的那种。个人观点不写或少写为妙,至少不能出现“我认为,......”这样的语句吧。我考试前随手翻了翻书,看看了中东和朝核那部分。`
综合科目我答得不好。说些小体会以资后来者。可以肯定的是只靠指定参考书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国关理论。
如果把考研真正当成一项事业的话,就要也就会不由自主地全心投入心无旁骛。记得袁咏仪在《霹雳火》中的一句经典:当一个男人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真是帅呆了!就算为了这句话我也愿意把考研当个事儿办。如果把考研当成一场博弈的话,对其规则就要了如指掌,而规则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科学性。也许有人说了,我才高七八十斗,也没搞你说的这些技巧性的东西,照样也上了!是的,我从不否认真刀真枪的比划能分出个你高我低来。我想说的是在真才实学肚里有货的前提下,用些技巧窍门能把自己的刀和枪磨快磨光,何乐而不为呢?考研只有两天的时间,说白了很简单,给你一个平台,你想展示自己吗?ok,请遵守我的游戏规则,否则,getout!纵使你有天大的本领也得落在卷子上不是?假如考研在某种程度上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话,那么用两天的时间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确实显得有些残忍了,你可以去抱怨,但这是现实。现实不是用来抱怨的,而是用来面对的。也正基于此,我们说,单单从结果(考上没考上)来评断,有得意者和失意者之分;但从拼搏努力付出艰辛,从我们在这两天里有权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从历经风雨之后的成熟坚韧来衡量,没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之别。考研,一个人就是一段传奇,传奇前的形容词永远是精彩。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地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进步。人在压力下释放出来的能量是惊人的,所以永远不要小瞧了自己。凡是上了年纪的人大多是反对的太多,商议的太久,行动的太迟,后悔的太早。殊不知,许多考研的人更是如此。人啊,往往是被自己臆想出来的困难吓倒的。只要你去做,很多沟沟坎坎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不可逾越。
虚拟网络中的真实信息是很重要的。在最一开始备考的时候,我对外院和外院研究生考试的基本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连网络国法论坛还是后来从风云视界那边知道的,好在来的早不如来得巧。我一连几天茶不思饭不想,就住在坛子里了,把考研问答区翻了个底朝天,每个帖子都看过了,一些经典帖子还打了包存在本本上。这样不仅认识了师哥师姐们,还认识了很多研友。当然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单相思。因为我总潜水很少留言。我的底子太薄了,经常是看着miseki她们为某个理论引经据典各抒己见,而自己在电脑边抓耳挠腮上窜下跳,咱确实是不懂,插不上话啊。曾有几次,因为这,我还想过是不是放弃考研----同是考外院,人家咋就学得那么好,看书那么快,差距咋就那么大泥!?在这里我要做一下自我批评,希望大家别跟我学。有什么问题拿出来大家互相交流切磋,共同进步。除了上论坛之外,网络带给我最重要的就是资料。比如我的政治红宝书和05年政治的大纲就是down的电子的。一些书我直接查出版社书名作者,邮过钱去,就搞定了。还有名家名篇,时事热点等等,不一而足。总之,要高效的利用网络。
以下是我经常去的几个网站,希望对大家有用:
http://www.guofa.info
http://www.diplomacy.com.cn
http://www.uirbbs.com
http://bbs.不友好网站屏蔽.net/
http://www.cnky.net/forum/
http://www.kaoyanren.com.cn/index.htmfe
http://www.kaoyantj.com/
http://www.toopoo.com/
http://www.nanfangsf.com/famous
http://www.irchina.org/index.asp
http://www.internationalrelations.cn
http://www.iwep.org.cn/
http://www.ciis.org.cn/index.html.
http://www.cass.net.cn/chinese/s23_sjz/
jiangbeicaizi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07-1-28 16:17: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发表于 2007-1-29 22:27:30 | 只看该作者
真详细啊
5#
发表于 2007-3-7 20:31:55 | 只看该作者
站长你就是外交学院的?
6#
发表于 2007-10-5 09:54:25 | 只看该作者
спасибо!
7#
发表于 2007-10-5 10:00:00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
8#
发表于 2009-1-20 13:08:56 | 只看该作者
xiexi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3-9 18:29: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11:59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