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协委员称9500亿财政赤字大局意识鲜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8 12:2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两会期间接受央视《中国法治报道》“小撒探会”专访



小撒专访贾康



撒贝宁对贾康进行访问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两会期间接受央视《中国法治报道》“小撒探会”专访,解析今年预算报告的焦点问题。本次专访将于3月7日晚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播出。
  贾康:9500亿财政赤字表面难看但大局意识鲜明
  贾康委员认为,《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最大亮点是有着非常强烈的财政分配为大局服务的意识。贾康说,“2008年到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中最重大的事项就是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的压力,我们在政府管理层面上必须实行宏观政策的转型。”
  贾康说,今年在预算安排里一下子把财政赤字的水平提高到9500亿元的高度,如果单从指标来看,这个赤字的指标是很难看的,但是从全局来看,要求财政理财做出这种具体安排,服务大局的意识非常鲜明。我们不惜把今年的财政赤字抬到这样一个高度上,就是要为大局服务。
  贾康同时表示,这个赤字规模是积极审慎的,它没有超出今年预计GDP的3%这样一条预警线。
  贾康:公共财政必须要有公开性
  撒贝宁提问说,今年两会一些代表委员提出来应该加快对预算法的修订,其中就提到要使财政预算更加公开透明,要加大对于财政预算的监督。财政系统如何看待这种监督?
  贾康对此回应说,公共财政的内在本质要求就是对公众利益最大化负责,必须要有公开性,要有规范的公共选择机制。这种透明度、公开性本身也是公共财政建设的一种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开监督对于财政系统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需要,当然在实际工作改进过程中必须承认有压力。
  贾康:预算报告首次使用圆盘图值得肯定
  贾康在介绍今年预算报告亮点时表示,一个非常值得提及的进步就是让社会公众对于财政收支安排做到一目了然。这个预算文本里面有具体的圆盘图,包括收入的圆盘图和支出的圆盘图,整个全景结构一目了然。比如说,在这个预算报告中,去年的收入情况,今年的预计收入情况也都有一个圆盘图,同时还有饼图标明蛋糕切分的具体情况。这样一来,不具备很多的财政经济知识的读者也能一望而知。贾康透露,公共财政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的预算文本已经有过这种处理形式。“而在我们国家中央级的预算文本上,我的印象里今年是第一次这么清晰地使用这种表达方式和技术处理,这非常值得肯定。”
  贾康:预算法修改可能列举公众监督方式
  对于公众如何方便快捷地了解到政府预算报告的相关信息,贾康委员表示,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为此做出努力,政府政务公开的重要一点就是政府预算方面的信息要越来越公开。
  贾康对于一些地方正在尝试的参与式预算的做法给予肯定。贾康解释说,参与式预算的具体要领就是,在一个地方政府辖区之内对于需要用钱来支持的公众事务先将信息公布出来,使公众都能参与进来,提出他们的看法,充分体现知情权、质询权、建议权,在经过公众参与以后,参考和反映公众意愿,在进行可行性论证之后再做出决策。
  这些预算监督的尝试有没有可能写进预算法修改呢?贾康回应说,他觉得这是一个趋势,在预算法修改时可能以列举的方式明确在加强公众参与方面可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

  贾康:4万亿须经人大审批后才具法律效力
  撒贝宁提问说,在今年的预算报告当中,有一笔钱大家都比较关注,那就是拉动内需的4万亿,在今年的预算报告当中,明确表示要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对此您怎么看?
  贾康说,4万亿现在的安排框架是分两年做,在具体化之后体现在今年和明年的预算文本中。按照法律规定,这个预算文本要经过人大审批后才能够成为具有法律执行效力的文本。
  对于预算法修订进展的问题,贾康表示,目前他还没有看到具体时间表,但不排除业务部门已经有时间表。    本期“小撒探会”节目于2009年3月7日晚19点30分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中国法治报道》首播,3月8日早晨7点35分、中午12点30分重播。
    央视“小撒探会”官方网站:http://space.tv.cctv.com/podcast/xsth09[/ur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05:16 , Processed in 0.6406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