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一《西方比较政治》期末复习纲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11 11:2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pan class="tpc_content" id="a_ajax_655"><font size="2">西方比较政治复习提纲<br />一、名词解释<br />1、比较政治<br />2、政治制度<br />3、政治系统<br />4、国体(page7)<br />5、政体(page7—8)<br />6、国家结构形式(page9)<br />7、资产阶级民主制<br />8、法西斯制(page28—29)<br />9、君主立宪制(page24—25)<br />10、共和制<br />11、单一制(page9)<br />12、联邦制(page11)<br />13、宪法(page34—35)<br />14、宪法性法律<br />15、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page36)<br />16、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page37)<br />17、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page38)<br />18、人民主权原则(page39)<br />19、分权制衡(page42)<br />20、法治原则(page45)<br />21、代议制<br />22、倒阁(page91)<br />23、质询(page95)<br />24、弹劾(page105)<br />25、政府(page117)<br />26、内阁(page139)<br />27、内阁制(page161)<br />28、总统制(page163)<br />29、连带责任制(page162)<br />30、司法独立(page171) ? ?<br />31、司法审查制(page180)<br />32、大陆法系(page167)<br />33、英美法系(page168)<br />34、陪审制度<br />35、政党(page191)<br />36、政党制度<br />37、马布里诉麦迪逊案(page181)<br />38、多党制(page207)<br />39、选举制度<br />40、现代选举制度的原则<br />41、小选区制<br />42、大选区制<br />43、多数代表制<br />44、比例代表制<br />45、文官<br />46、文官制度<br />47、政党分赃制<br />48、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br />49、彭德尔顿法(文官制度法)<br />50、功绩制<br />51、文官制的特点<br />(page表示可以在书中找到,内容参见:樊体宁:《西方国体与政体》,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br /><br />二、论述题<br />1、论述西方国家的国体与政体?<br />2、试论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br />3、试述西方议会对政府的监督作用?<br />4、试论代议制在西方政治中的作用?<br />5、试论英王在英国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br />6、试比较英国的内阁制与美国的总统制?<br />7、试论西方国家的司法审查制度?<br />8、试论西方的政党制?<br />9、试析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br />10、试析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font></span><br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1:24:06 | 只看该作者
<span class="tpc_content"><font size="2">研一国政,国关必修课《西方比较政治》教学大纲<br /><br />《西方比较政治》课程简介<br /><br /><br /><br />课程名称: ? 《西方比较政治》<br /><br />课程英文名称: ? Western Comparative Politics<br /><br />课程性质: ? 专业必修课<br /><br />周学时: ? ? 2.0<br /><br />学分: ? ? ? 2.0<br /><br />开课系: ? ? 国际政治系<br /><br />开课对象: ?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研一学生<br /><br />选用教材: ? 吴大英《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br /><br />课程主要内容: 《西方比较政治》内容主要包括导言和六讲。第一讲为国体和政体;第二讲为议会制度;第三讲为政府制度;第四讲为司法制度;第五讲为政党制度;第六讲为选举制度。<br /><br /><br /><br /><br /><br />《西方比较政治》教学大纲<br /><br /><br /><br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求<br /><br />培养学生学习掌握有关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政治学学科素质,了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实际政治,增长国际知识,提高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外事工作或国际问题研究打下一定基础。<br /><br />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基本的思想体系和理论框架,运用制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理论对西方政治进行比较研究。要求学生运用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比较西方政府制度和政治的本质。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和独立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br /><br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br /><br />1、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br /><br />2、期终闭卷考试<br /><br /><br /><br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打▲号为重点讲授部分)<br /><br /><br /><br />每周2学时,共18周。<br /><br /><br /><br /><br /><br />主要内容:<br /><br /><br /><br />▲导言<br /><br /><br /><br />第一章 ? 国体和政体<br /><br />一、西方的政体理论<br /><br />▲二、国体、政体和国家结构<br /><br />三、西方国家的国体和政体<br /><br /><br /><br /><br /><br />第二章 议会制度<br /><br />一、议会制的产生与发展<br /><br />二、议会的构成<br /><br />1、 一院制和两院制<br /><br />2、 议会的两院<br /><br />3、 议员、议长和议会党团<br /><br />4、 议会委员会制度<br /><br />三、立法程序<br /><br />▲四、议会的职权<br /><br />1、 立法权<br /><br />2、 财政权<br /><br />3、 监督权<br /><br /><br /><br />第三章 政府制度<br /><br />一、国家元首<br /><br />1、 君主<br /><br />2、 总统<br /><br />二、政府和内阁<br /><br />▲三、政府制度<br /><br />1、内阁制<br /><br />2、总统制<br /><br />3、 半总统制<br /><br />4、 委员会制<br /><br /><br /><br /><br /><br />第四章 司法制度<br /><br />一、法律体系<br /><br />二、司法机关<br /><br />三、审判制度<br /><br />▲四、司法审查制度<br /><br /><br /><br />第五章 政党制度<br /><br />一、政党<br /><br />二、政党制度<br /><br />1、 一党制<br /><br />2、 两党制<br /><br />3、 多党制<br /><br />▲三、西方政党制度评价<br /><br /><br /><br />第六章 选举制度<br /><br />一、西方选举制度的发展、演变<br /><br />二、选区的划分和投票制度<br /><br />三、选票计算制度<br /><br />1、 多数代表制<br /><br />2、 比例代表制<br /><br />▲四、西方选举制度评价<br /><br /><br /><br /><br /><br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br /><br />教材:吴大英:《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br /><br />亚历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br /><br />洛克:《政府论》,上下篇,商务印书馆,1982年。<br /><br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br /><br />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br /><br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br /><br />汉密尔顿、杰伊和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br /><br />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小G·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br /><br />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3年。<br /><br />杨柏华、明轩《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br /><br />龚祥瑞:《英国行政机构和文官制度》人民出版社,1983年。<br /><br />龚祥瑞、罗豪才、吴撷英:《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br /><br />罗豪才、吴撷英:《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br /><br />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br /><br />许崇德:《国家元首》,人民出版社,1982年。<br /><br />唐晓、王为、 吴春英:《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br /><br />杨祖功:顾俊礼:《西方政治制度比较》,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br /><br />吴国庆:《当代FaGuo政治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br /><br />谭 健: 《日本政府体制与官员制度》,人民出版社,1983年。<br /><br />佐藤功:《比较政治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年。<br /><br />张宏生:《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br /><br />吴大英、任允正:《立法制度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br /><br />胡盛仪、陈晓京、田穗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br /><br />李敬德、连俊沛主编:《当代世界政治体制比较》,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br /><br />吴大英、任允正:《比较立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85年。<br /><br />郑允海、李秋生:《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br /><br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br /><br />王新生:《现代日本政治》,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br /><br />赫赤、谭健:《日本政治概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br /><br />库特·宗特海默尔:《联邦德国政府与政治》,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br /><br />曹沛霖等:《比较政府体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br /><br />胡康大:《英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br /><br />埃弗尔·詹宁斯:《英国议会》,商务印书馆,1963年。<br /><br />艾尔伯特·戴雪:《英宪精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font></span><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23:0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