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谜1月信贷猛增:资金流向了哪 它是谁的盛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5 10:1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月,1.62万亿的信贷增量带给市场信心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疑问:巨量资金流向了哪里?连续三个月的信贷猛增势头是否可持续?高企的票据融资背后,又意味着什么……
    嘉宾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孙明春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总经理 郭世坤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和
    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 彭兴韵

    孙明春


    郭世坤


    彭兴韵






    尤霏霏制图


    在刚刚过去的2月,本报记者分赴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求解1.62万亿巨量新增贷款背后的诸多疑问。调研结果显示,政府项目投资,毫不意外地被证实为此轮信贷猛增背后的一个主要推动力。并且,无论是珠三角、长三角还是环渤海,巨量票据融资都颇显异常。尤其在广东,票据融资占信贷投放比重更高达81%。
    对此,外界的分析是,企业存在套利的可能,而部分银行为做大规模,也可能做大票据融资。本期圆桌专家的看法则是,套利是市场行为。对于银行而言,当贴现的收益大于融资成本,这项业务即存在操作的空间;而对企业而言,较低的贴现率,即意味融资成本低,也意味着另一重套利空间。但没人能说得清楚,有多少企业在利用票据融资套利。同样,也没人能说得清楚有多少信贷资金流入了股Shi。
    中小企业的信贷情况是此次信贷猛增之时,我们所关注的另一个领域。但我们了解的情况则是,巨量信贷增量背后,银行并没有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倾斜。在经济下行期,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考量更为慎重。不过,比较乐观的看法则是,有了政府项目这块优质贷款作为基础,银行也有能力去承担风险更大的中小企业贷款,与此同时,政府项目也会拉动对中小企业的生产需求。
    对于今后几个月,信贷猛增势头是否可持续的问题。专家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1月份的势头铁定是难以持续的,特别是,票据融资恐难持续高位。与此同时,银行对于今后的信贷投放,还要取决于政府项目相继落实后,民营企业的投资是否得到有效拉动。而今后的货币操作空间,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信贷投放的增长势头。
    信贷猛增难持续
    上海证券报:去年11月份,中央推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此后的3个月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持续猛增,今年1月分更创出1.62万亿元天量。您如何看待信贷猛增的势头,是否可持续?
    孙明春:一月份新增投放1.62万亿元很正常。一是因为商业银行要早投放早收益;二是由于在去年11月份之前,对商业银行都有相当严格的贷款额度管理,很多企业的资金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年11月份,解除额度管理后,大量的资金需求就开始被银行一点点满足。所以说,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的贷款猛增,部分是对过去贷款需求积累的释放;第三,银行在目前资金流动性较宽松的情况下,也希望尽快扩大贷款规模,但在短时间内找那么多投资项目不容易,所以有可能做一些票据贴现做大规模。但1.62万亿元的势头自然是不可持续的,要不然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就不止8%了。
    彭兴韵:我认为,分析是否可以持续的问题,至少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需要值得注意。其一,最近的信贷高增长,尤其是2009年1月的信贷增长可能超出了一些商业银行的预期,那些信贷增长率远远落后于平均增长率的银行可能会加入到信贷扩张的竞赛中。如果是这样,信贷增长可能还会有所持续。但问题是,是否所有的银行都会陷入信贷扩张的狂热中?我想这还值得进一步观察。
    其二,信贷是否还会继续大规模地扩张,既可能取决于政府是否继续出台更大规模的投资刺激计划,或者是否有消费信贷刺激措施的出台,也可能还要取决于市场化的机制应对这次危机冲击的灵活性,实体企业是否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如果实体企业现在是最困难或者正在接近最困难的时期,那么,信贷需求就有了持续上升的基础。
    第三个方面的因素,是自2008年9月以来的全球主要中央银行的大幅降息,是否真的改变了货币利率与实体经济真实利率之间的关系。现在,全球的货币利率都处于非常低的时期,但许多国家还是出现了信贷紧缩,根源就在于真实利率也非常低。一旦真实利率上升,而货币利率未相应地向上调整,也会导致信贷需求的大量增加。如果没有这些有利条件的支持,这么快速的信贷增长的持续性可能就是值得怀疑的。
[1] [2] [3] [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9 10:3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