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金融危机正演变成一场全球就业危机。
据国际劳工组织的估算,2009年末全球失业人口将增至2.1亿。美国待任总统奥巴马在最近的演讲中也表达了他的忧虑,“我们数百万的公民每天晚上会半夜醒来,为是否能支付起账单、保住房子、为退休存下足够的钱感到担心。”而中国的情况也不乐观,大学生就业难、农民工返乡潮在今年尤其突出。
失业既是一个难解的社会问题,也是解决其它社会问题的杠杆。在本文中,笔者将提出“就业直通车”的构想,或许会为当前困扰全球的失业问题,乃至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解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方社会保障的局限
迄今为止的社会保障实际上都是政府通过以税收的方式获得资金来实施社会救济,而且这种社会救济是无偿的,在本质上是施舍。对市场经济社会的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进行更为深入地研究,并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社会成员并不需要施舍,因为他们的这种困难都是暂时的,更确切地说,只是个人资金链的一时断裂或尚未建立;只要解决了这种断裂问题或帮助他们建立资金链,他们就可以创造出更多财富,完全可以用这种财富来偿还困难时期的全部费用支出。所以人们实际上都可以用未来的收入自我保障,除非发生意外,导致工作能力的永久性丧失(这种比例是非常低的)。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失业是不可消灭的,每一个被雇佣的就业者都有可能失业;但是作为一种个人现象,则是完全可以消灭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实际上都可以找到工作,除非是没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或者自己不愿意找工作,所以失业仅仅是暂时现象。教育也是如此,一个人只要可以得到良好教育,那么他的未来毫无疑问是美好的——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许多调查统计都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而且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平均收入也就越多。因此教育费用问题的实质,也是个人资金链的问题——只是这一资金链尚未建立,一旦完成教育就可以找到工作,建立起这一资金链,而且收入会远远多于教育费用的支出。
可见,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对每一个人都一律实施无偿救济,而应该建立起一种保障机制,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用未来的收入来解决个人资金链的一时断裂和尚未建立资金链的问题。只要建立起这种机制,至少人们就完全可以实现自我保障,除非发生意外导致工作能力的丧失。只有对资金链永久性断裂的人士和永久性绝对贫困者才需要(也完全应该)提供无偿救济。
实际上西方社会保障的施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在个人资金链出现问题时的困难。例如教育,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如德国、FaGuo等)完全实现了学历教育免费,多数国家并没有做到完全免费,而仅仅做到了部分免费(即义务教育),因此家庭还是需要承担一部分教育费用的责任,尤其是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生活费用。而在学历教育之外的必要培训,基本上都不是免费的。医疗也是如此,由于社会保障体系承担着医疗费用,因此最佳的方法是开办公立医院来提供医疗服务以节约费用,而公立医院的设置又不能过多,这必定会造成医疗能力有限的问题——患者就医必须等待(在英国甚至连医疗服务宪章都允许医院让患者等待十八个月)。所以这种医疗保障制度实际上是让大家一起受苦的制度。而养老问题更为严重——除了有很多苛刻条件限制外,养老金根本无法维持老人的生活达到退休前的正常水平。在失业方面,社会保障的作用也极其有限,因为失业救济金并不能使失业者的生活维持在就业时的水平,而仅可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做出结论:西方社会保障对每一个人都实施无偿救济的原则是一种可怕的错误。合理的做法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实施全面的援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但是在他们解决了暂时困难、形成还款能力之后,则需要他们悉数返还全部费用连同利息。只有对没有偿还能力的永久性贫困者才提供无偿救济。更为确切地说,也就是让人们用未来的收入自我保障。
“就业直通车”构想
我们应该采取新的方法解决失业保障问题,也就是说应该使失业者可以使用未来的收入实施失业期间生活的自我保障。为了理解方便,我称这种自我保障为就业直通车,具体做法就是:
为每一位失业者提供寻找适合工作的全程就业服务(包括必要的职业培训和寻找工作的全程服务),失业者无需事先支付费用,还可以预支未来的工资、享受医疗保障;找到工作之后,在不影响基本生活的前提下逐步偿还全部服务费、医疗保障费用和预支的工资及其全部利息;找不到工作连预支的工资也无需偿还;如果工作丢失而上述费用还没有还清,可以暂缓偿还;如果发生意外导致工作能力丧失,则可以部分或全部豁免还款责任。
失业之所以成为问题,关键在于失业就失去了收入,而失业救济金只能维持其最基本的生活,而不能使之达到就业期间的水平;对于社会而言,失业保障就是资金的支出。但是采用预支工资的方式,则失业者在失业期间的生活就可以同就业一样;同时对失业者实施救济也就失去了必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失业既不会给个人带来问题,也不会给社会带来负担。
[1] [2] [3]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