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23日,在FaGuo首都巴黎的巴黎大皇宫,FaGuo佳士得拍卖行拍卖进行中。FaGuo佳士得拍卖行举行的“伊夫·圣洛朗与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于2月23日至25日举行。新华社/路透
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于巴黎时间25日晚进行,其收藏者贝尔热日前却将文物拍卖与中国的“人权”和“西藏问题”混为一谈,宣称在中国“实现人权和西藏自由”的情况下,才归还铜像。他的言论遭到了FaGuo历史学家、资深记者贝尔纳·布里泽的驳斥,25日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此举是一种“极其愚蠢的做法”。
布里泽曾在FaGuo《费加罗报》担任记者,并著有多部历史专著,他酷爱中国文化,曾15次前往中国,了解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劫掠的历史。2003年,经过两年的搜集整理和写作,他在FaGuo出版了揭露火烧圆明园内幕的著作《1860:圆明园大劫难》。这本根据当年参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暴行的英法外交官、军官和士兵的回忆记录写就的专著,清晰地展示了这段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并披露了许多珍贵、罕见的历史细节,一出版就在西方世界引起强烈反响,被FaGuo前总统希拉克称为“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的片段作出了贡献”。
当记者提到贝尔热有关归还鼠首和兔首的表态时,布里泽连用了5个“愚蠢”表达对此举的看法。他说,贝尔热先生用一种“生硬、挑衅的语气”,将两件文物的归还与中国的“人权”、“西藏问题”联系在一起,并希望以此作为交换,这就像是在勒索赎金一般。布里泽说,文物确实属于中国,应该回归中国。他表示,他很理解中国民众在这件事上的愤怒。
布里泽还对一些友好人士运用法律手段追讨文物的做法表示支持。他说,从法律本身来说,这件事难度非常大,其中涉及取证、拥有者的合法性等问题,因此从一开始胜诉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但依然值得去做,因为这是一种象征,表明了中国坚持追讨文物的态度。
布里泽认为,虽然国际上存在相关公约,但追讨文物是一个复杂过程,他真心希望拍卖能有一个好的结局,比如FaGuo政府或个人购得这两件文物,然后再归还给中国。“如果我有很多钱的话,我很愿意去做这件事”,他对记者这样表示。
布里泽说,他对中国文化、中国人民怀有深深的仰慕之情。中国的老百姓智慧、勤劳且充满活力。他回忆说,多年前第一次到圆明园参观,当看到园内的断壁残垣时,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他说:“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对中国和全人类犯下的一桩罪行,圆明园的瑰宝是世界的文化遗产,它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地球上的人类……作为一个FaGuo、欧盟以及世界公民,我同样感到遭到了抢劫。”
正因为这样,布里泽萌生了出书介绍这段历史的愿望。他说,很多FaGuo人实际上并不了解这段历史。他希望能通过《1860:圆明园大劫难》这本书,让更多的人认识一段令人痛惜的历史。令布里泽感到欣慰的是,这本书在首版后得到不少关注,销量是预期的10倍,目前已再版3次。
FaGuo《欧洲时报》2月24日刊发时评文章说,追讨圆明园兽首的种种努力,终因法庭槌落驳回诉讼而告终。为何不管是法方还是佳士得拍卖行此次却仍然一意孤行,无视中国的强烈反对和抗议?最近百年,国际社会制定的一切游戏规则,都是由西方人主导的,都是维护他们的利益的。所以,在这样的国际格局中,中国要想按照国际公约索回那千千万万被掠夺的文物,暂时还困难重重。那么中国怎样才能索回那些被劫掠的文物呢?只有一个办法:必须强大到在国际主流社会拥有较多的发言权,能够参与甚至主导国际主流社会游戏规则的制定。直到那个时候,那些流落异国他乡百十年的国宝,才有可能改变悲惨的命运,回到它们的故乡。
文章摘录如下:
就在中法关系仍在低谷徘徊之时,又一件引发中国强烈不满尤其是民间极大愤怒的事件在巴黎发生:总部在英国、世界著名的佳士得拍卖公司将于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FaGuo巴黎举办“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拍品中包括圆明园的鼠首和兔首铜像。这两件文物拍卖总估价高达人民币2亿元。据调查,90%的中国网民认为,中国应该索回这两件文物。而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态,在抗议的同时,拒绝参加拍卖会,声称:对本来就是中国的文物进行拍卖是对中国的第二次掠夺。而由民间八十余名中国律师组成的“追索团”则提出停止拍卖、归还文物的要求。FaGuo一家保护中国文物民间协会也作为原告向巴黎法庭申请停拍这两件国宝。以图其他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些努力,终因法庭槌落驳回诉讼而告终。 (责任编辑:王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