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机构看盘]迈科期货:金属在支撑位反复震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6 12:2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华财经(编辑 刘阳阳)--昨日美股自新低强力反弹,引发商品价格的上涨,不过笔者认为不管美股的反弹还是商品的反弹都难以为继。昨日公布的美国最新的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和12月房屋销售价格都大跌创出各自新低,引发当前经济衰退的趋势仍在持续,而最近金融市场的焦点集中在第二轮金融资产损失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不稳定,金融危机-经济衰退-金融资产减值-金融环境新一轮恶化的循环正在演进。在此背景下,很难看到投资和消费的回升。
    伦铜昨日自低点反弹收涨于3395美元,大涨超过3%,而昨日库存增加近2千吨,从库存分布来看,亚洲继续大量出库,中国消费买盘持续,而总库存仍然增加,说明中国消费增加无法抵销全球总体消费的下降。另外注销仓单增加至1.8万吨,说明库存还会持续向中国流出。沪铜方面,在废铜无法获得的情况下,消费转向精铜,国内获得良好的消费买盘支撑,沪伦比价较高,还会吸引大量进口。下游消费形势分化,民用消费部分非常低迷,因此也无法推高价格。笔者认为在消费旺季到来之际,中国消费形势较差,而国际上金融经济形势危急,现货过剩量增加,在中国备货过程结束后,铜市将失去支撑,继续向下寻求低点。今日沪铜跟随外盘上涨,不过现货升水大幅压缩至150元,持仓大减1.7万手,期价也高开低走,说明追高意愿转淡,也可能反映出进口到货增加的预期。不过今日市场流传厂家收储备货的传言,令期价低位支撑也较强。伦铜目前处于布林下轨区,期价反复测试3100一线支撑,中短期均线系统对期价转为压力,如果不能很快摆脱均线压力,则向下的可能性很大,而如果能够站上3400均线压力,上档3600仍然是反复考验的压力位,难以拓展涨幅。沪铜维持28000以下的波动,低位受到消费实盘的支撑,但追高意愿减弱,价格暂时难以拓展空间,操作上中空坚持,日内冲高短抛。

    伦锌在库存增加的压力下维持1100一线的弱势波动,期价支撑力度渐弱,沪锌则反复考验一万点现货商买入位的支撑。由于国内比价较高,进口精矿获利较好,并且进口锌锭已有市面流通,而3月以后气候转暖,北方停产的矿山可能开始恢复,因此后市国内锌供应增加预期很强,期价很可能难以坚持住万点支撑位。今日确定收储政策,对8家锌厂收储10万吨,收储价在111450-11500,此次收储量价都符合市场预期,消息公布后波澜不惊,盘面看,期价今日小涨,现货升水略有扩大,空头向后移仓,总持仓并未增加,反映出对多头对利用政策利多进场也没有兴趣。总体来说,锌供应增加预期明确,而收储暂时缓解炼厂资金压力,令价格再度获得在万点以上支撑的理由。我们认为收储人为提高国内价格,造成供应增加,对后市反而利空,整体供应过剩的情况无法改变。操作上由于一万点位获得屯货者以及国家收储的支撑,还会维持之上的波动,但基本面不支持上涨,维持窄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大,建议随机波动中有冲高机会时抛空。
    国家出台的有色金属振兴计划中涉及到对铝行业的政策调整,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提高铝材产品的出口退税以及直供电计划。对于部分铝材产品的出口退税,由于当前国际市场消费远弱于国内市场,扩大出口会受制于国际消费的制约,加上国内收储对市场的干扰,当前国内价格已远高于国际市场了,有加工手册的企业积极进行进口来料加工,一般贸易进口利润也很好,国内铝市场面对着进口增加和出口消费下降的双重压力,此时提高退税实际意义不大。相反,由于收储的干扰,造成国内价格高企,国内产能继续释放。直供电计划将降低部分无自备电厂的电铝企业成本,可以明显减轻铝厂负担,但对铝价则是利空的,不过由于这涉及到铝厂对电厂的电价谈判,降价的时间和幅度暂时不可知。总之,对当前铝市的几个政策影响整体是偏空的,而国际国内铝市消费不振,库存持续增加,收储可暂时缓解铝厂资金压力和库存压力,但后期利空更大。综上,我们坚持对铝价偏空思路,期价反弹建议抛空,技术上看118000以上区域建议抛空。
    迈科 邓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01:2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