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花落谁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6 11:5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观点认为,房地产业如纳入十大振兴规划重点应考虑降低购房者负担。新华社图


    能源业如出台振兴规划,电煤将成重点。 新华社图
    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钢铁、汽车、纺织、装备、船舶、电子信息、石化和轻工业八大规划已先期而至,有色金属业也在排队审批中,唯独最后一个仍充满神秘。
    有消息称,房地产业有可能搭乘十大振兴规划的“末班车”,但城乡和住房建设部对此一直没有明确表态,这也给市场留下较大的猜测空间。
    国务院研究室有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明确透露,能源振兴规划已在做。此外,医药业、金融业、物流业也不乏支持之声。
    到底谁将成为国家振兴规划最后的“宠儿”?抑或振兴规划可能扩容?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房地产业:
    降低购房成本或成重头戏
     “十大振兴规划”中的最后一个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有人认为第十大振兴规划非房地产莫属,也有人表示,房地产本来就没有衰退,何来振兴?房地产肯定不会被纳入所谓的产业振兴规划。
    争论此起彼伏,报道热火朝天,但城乡和住房建设部至今仍未正式表态,这也给市场留下较大的猜测空间。
    支持方:政策集中在四方面
    乐观派认为,房地产进入国家振兴规划应该没有多大问题。星河湾地产副总裁梁上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牵涉的行业太多,如果没有房地产这个大产业带动,其他行业的振兴根本不需要,“如果没有新房子,怎么可能去大量购买家电产品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负责人指出,如果房地产纳入振兴行列,规划应该从四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房屋税费问题,要对普通住房也实行同样的税收优惠,进一步降低购房者的负担,激活买方市场,这个应该成为政策调整的重头戏;其次,制定行业发展规范,以促进其稳定发展;三是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对二套房贷等政策及时调整;最后就是解决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渠道。
    反对方:政策空间非常有限
    不过,深圳社科院城市运营中心主任高海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有消息称建设部已向上交了报告,但不一定能获得批准,“进入‘十大’也不意味着能对行业起即时性作用。行内要对长远发展有清晰的思路。况且,目前关于房地产业的政策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政策的有效性也较为有限,马上改变房地产市场格局的可能性很小。政府要考虑公共利益进行衡量。反而对于能源业来说,向来较少出台有动态性的政策,政策可能对其能起较大的即时作用。对于这些行业来说,政策能带来新的机会。
    中山大学教授魏清泉认为,对于行业来说,重点是开拓市场促进产业发展,而不是推敲政策方向。开发商要降低成本,要靠自己解决困境,而不要总希望新政策、好政策、大政策。(记者林琳、张忠安)
  声音
    成思危称房地产业已确定入选
    据《证券日报》报道,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2月21日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主办的“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的应对措施”报告会上透露,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确定为房地产,但规划具体措施尚需等待。
    成思危分析称,根据他以前的测算,100元的房地产投资可以拉动170~220元的其他投资,一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建设,可以提供100个就业岗位。如果房地产继续偏冷的话,对拉动经济不利。
    成思危透露,原来十大振兴规划没有房地产,是能源。“能源其实很重要,但能源行业的振兴规划最终改成了房地产,可见中央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不过,他坦陈,“至于具体有什么措施,我也不知道!”
    房地产业能否进入振兴规划?
    房地产业进入振兴规划的理由:
    1.房地产行业链条长。星河湾地产副总裁梁上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实际涉及的行业可能有上百个。
    2.其他部分行业振兴规划效果有赖于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有统计显示,房地产所消耗的钢材超过钢材总消费量的50%。同时,家电等内需行业也同房地产关系密切。
    房地产业不进入振兴规划的理由:
    1.房地产行业本身并没有出现衰退。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南区董事长林木雄表示,一些开发商拿地过多或决策不够谨慎导致资金问题,“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要政府援助”。
    2.过多干预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美联物业董事总经理王书权表示,目前市场相对健康,政策也比较适当,更有利于市场的生长,扶持可能会打乱市场正常的淘汰。
    3.总体房价仍远超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此时推出行业振兴规划,可能会为开发商继续提价打气。(林琳、张忠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3 01:5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