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苏无锡强拆1241个报刊亭市民无法买报(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5 09:3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许多无锡市民担心如此大规模地拆除报亭将对日常生活造成麻烦



便民亭原来是为民办实事项目



高女士的便民亭贴上了封条



此次拆除由无锡市城管负责


  无锡市政府作出了一个让外界觉得匪夷所思的决定:关闭、拆除该市市区1241个报刊便民亭(棚、摊、点)。于是自本周一起,早起上班的无锡市民惊讶地发现,他们再无报纸可买。
  负责实施这次行动的是无锡市城管局,他们的执法理由是“取缔非法”。这让很多报刊便民亭的业主哭笑不得,因为他们一直都在与城管发生关系——无论是当年买亭子,还是每年上交多达几万元的管理费。
  但城管部门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尴尬的,他们正将整治行动强硬推进,三天来已陆续有便民亭被强行拆除搬离。但记者调查了解到,如此大规模的拆除行动并没有经过听证程序,相关行政机关涉嫌程序违法。
  对不起,无报可卖
  “对不起,什么报纸也没有”,陈兵(化名)面对路人的询问一脸无奈,他无法向路人作过多解释,因为这只会让他更加烦闷。
  陈兵是无锡本地一家企业的下岗职工,自下岗后,他就开起了这家报亭。“我这个亭子是租无锡邮政局的,押金2万,一年租金1万3千块钱,一月能赚两千块钱左右,这是我一家人吃饭的营生。”
  而在本月22日,邮局发来的一份通知让陈兵冒出了冷汗。通知说,自2月23日起,“停止对全市所有邮政报刊亭的供货(即报刊)。”至于何时恢复供货则不得而知,“但我估计是不可能了,因为通知里要求我把个人物品搬离,城管将把报刊亭清除走。”
  无锡市区的报刊亭主要分三种,除了像陈兵承租的邮政报刊亭,还有由无锡日报所办的报刊亭,以及个人所设报刊亭。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中心也在2月19日发出了通知:“报社所有亭子将按照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自行清理或拆除。”
  据无锡城管局提供的数据,无锡市区共有各类亭棚摊点1889个,其中包括187个公安报警亭和461个公用电话亭,它们不在此次整治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共有1241个报刊便民亭将被整治,而它们的共同命运是:拆除搬离。
  除了约500个左右的报刊亭,另外的700多个便民亭多为冷饮亭和杂货亭,也包括少部分如修锁、修车亭。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报刊便民亭的经营者多为当地的困难群众。

  冯默影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北塘区蓉湖路经营着一家修锁便民亭。“一个月能挣两千多块钱,这是我们一家三口仅有的收入。”
  冯默影告诉记者,自己的爱人是一名中风患者,儿子还在湖北的一个学校上学。“学费还要不要付?我老公的药还要不要吃?”昨天上午10点20分左右,冯默影的修锁亭被城管执法人员搬走,而当时她还在市政府就此事寻求帮助。
  在闻讯赶回去后,她的亭子所在位置只留下了一片空地,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这让她万念俱灰。而之后发生的事让她哭笑不得:“我找到了城管,和他们说理,他们说你可以继续到这儿摆露天摊,我们不查你。”
  冯默影觉得无法接受,因为她的家离摆摊处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光是运送磨钥匙的机器就不可能。
  而更重要的是,被搬走的这个亭子是她2002年花4500块钱从城管手里买来的!
  业主多年向城管交费
  冯默影保留着当时的原始收据。记者看到,这张收据的开票日期是2002年11月4日,收费项目为“亭棚费”,金额4500元,而落章单位则是“无锡卓达广告有限公司 财务专用章”。
  见记者不解,冯默影再三确认,自己的钱就是交给了城管,至于为什么是广告公司落章,“估计是他们为了走账好走。”
  相比较而言,中山路上的便民亭业主赵爱英的情况则清晰很多。她告诉记者,自己在2007年刚从城管手中花了4万块钱买了一个亭子,经营才一年多,却也难逃被拆搬的命运。
  “除了买亭子花了4万块钱,每年的管理费也是4万块钱,也都是交给了城管,”赵爱英提供给了记者一组收据,落章均为“无锡市崇安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项目则为多年的管理费。
  赵爱英解释说,买亭子时交的费用也被以“管理费”名义开了收据。
  更有甚者,一名朱姓业主和时为崇安区环境管理局(该区城管局的前身)签订了合同。这份合同上写着:“租赁财产为不锈钢便民亭”,虽然这份合同有效期至2002年底,但她告诉记者,自己一直以来都在此地经营,用的亭子也还是在原来的地方。
  她告诉记者说,自己也交了3万5千块钱在2007年从城管处购买了新的亭子。
  2007年的更换报刊便民亭在当时是一件大事。当地报纸当时对此作了报道:“崇安区城管局专门聘请了FaGuo设计公司,对中山路上的报刊亭和便民亭进行了设计。”
  记者还发现,在无锡的一些报刊亭门头上,印着“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这些报刊亭的设置背景不难想见。
  合法与非法之争
  业主们反复向记者提供这些资料,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自己经营报刊便民亭一直是在城管的“管理、收费和许可下的合法行为”——而此次无锡市城管局整治行动“师出有名”:取缔非法。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合法审批,严禁占用城市道路、公共场地擅自设置报刊亭、冷饮亭……”这是无锡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出的《告知书》上的内容,而无锡市政府发出的针对此轮整治的通告,也明确指出“取缔未经依法审批的各类亭棚摊点。”
  这两项内容在各类通知书,告知书中被广泛引用,也成了业主们争论、为自己辩护的焦点所在。
  “什么叫合法?什么叫非法?”业主陈先生说,“我有工商营业执照,还有城管发出来的《便民行业定点许可证》,每年都要交管理费给城管,又买他们卖的亭子,算不算合法?”
  被称为“占位证”的《便民行业定点许可证》在业主手中几乎人手一份,陈先生的这份“占位证”的批准日期一直到今年底。“作为我们的主管部门,城管一直也是执法者,我们理所当然认为他们许可了就是合法的,可是现在却一口咬定我们是非法的,谁能接受得了?”
  这些问题在无锡市城管局看来,都不是问题。
  无锡城管局市容处副处长华建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只认一个证:临时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华副处长告诉记者,据他们统计,这些报刊便民亭要么没有这个证,要么就是“没有按每年一次续批的要求进行续批,原来合法,现在也变成了不合法。”他称,全市的这1241个报刊便民亭统统因为出了这个问题而“不合法”,因此将全部被认定为非法而将被取缔。
  但记者在发稿前得到了一份业主的临时规划许可证,这份证每年都得到了续批,最近的一次是在去年底得到了续批:“同意延期至2009年12月31日”,但这名业主也接到了限期自行拆除的通知。
  而其他的业主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则觉得有“欲加之罪”的感觉。“我们经营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被要求办理这个证,现在一夜之间就因此说我们非法,只是找个理由而已,”业主陈先生说。
  记者昨天以市民身份致电无锡市规划局,该局工作人员在回复此问题时表示:“报刊亭想要拿到临时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针对业主们称多年来在城管的许可下经营的问题,华副处长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只是区一级的相关部门把关不严。“可能是各个具体机构,各个(政府的)条块没有很好地沟通,他们甚至不具备审批条件,再有就是有的街道予以了默许,在市委市政府看来,业主通过这些渠道获得的审批都是不合法的。”
  华副处长更强调,“只有经过市一级主管部门许可的,才是合法的。不排除一些区级单位乱作为的可能。”
  他的意思很明确,即使业主们从区级城管处拿到了“占位证”,甚至亭子本身就是从区级城管处买得的,也每年上交数目不菲的管理费,因为没有得到市级主管部门的许可,也通通是不合法,都将被取缔。
  对此,经营业主陈先生认为:“一个区级政府部门的行为都是非法的,那我们还能相信谁?”
  相关阅读:
  浙江仙居县老城遭强拆将建金融区[/url]
  贵阳数百人持凶器闯民宅强拆房屋(组图)[/url]
  昆明200余人手持棍棒强拆小区围墙(图)[/ur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8 23:54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