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俄250亿美元石油大单:危机下的各取所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0 08:3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吧,各路媒体今天一定会写‘为了支援能源领域,莫斯科正在到处找钱’。”在签完“石油换贷款协议”后,俄罗斯副总理谢钦如释重负地对记者们调侃道。
经过在谈判桌上长达5个月的协商,中俄“石油换贷款”协定最终敲定。根据协定:中国将分别向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提供150亿和100亿美元贷款,俄方则承诺在未来20年内向中国提供3亿吨的原油供应。
高达250亿美元的贷款额度,创下了中俄之间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能源协议纪录。协议的签署,无论是对急需资金度过经济危机的俄罗斯,还是对能源需求旺盛的中国而言,都是一个互利双赢的结果。
俄罗斯:资金解困
据了解,“石油换贷款”协议源自去年10月28日中俄双方在莫斯科签署的《关于在石油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在备忘录签署后,中俄围绕贷款细节进行了多轮谈判,谈判几经中断后又再次重启。值得指出的是,这一备忘录将在今年3月失效,因此双方的谈判团队始终努力在3月1日前达成协议。
“实际上,自备忘录签订以后敲定最终协议已是大势所趋。中间的多次谈判,只不过是相互在争取最大的利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驻俄罗斯前武官王海运表示,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下,中俄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有着必然性。
俄罗斯投资公司“三巨头对话”分析师涅斯杰罗夫称,从中方获得的贷款不但可以帮助俄罗斯公司偿还债务,还让其能够腾出资金来继续向新领域投资。
在金融危机的窘境下,俄罗斯石油等两家国有公司在财务问题上早已捉襟见肘。俄罗斯能源部长施马特科上周曾发出警告,称俄罗斯今年对石油领域的投资还有2000亿卢布(目前约合57亿美元)的缺口。
涅斯杰罗夫分析说,俄罗斯石油公司截至去年底的纯债务为194亿美元,今年公司必须偿还54亿美元的到期债务。俄罗斯石油公司是唯一一家没有缩减今年投资计划的公司。因此,获得中方的这笔贷款无疑不仅能够帮助其解决燃眉之急,更能将其从金融危机困境中拉出。
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的情况也非常不妙。公司目前包括泰纳线、里海能源管道、俄罗斯-保加利亚-希腊等几个大型管道方案正在同时赶工,其财务问题之严峻程度便可想而知。
中国:稳定油源
根据协定,俄罗斯将从2011年至2030年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通过管道供应总计3亿吨石油。目前俄方每年向中国通过铁路运输的石油供应不受该协议影响,并增加至1500万吨。

谈起中俄“石油换贷款”协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副研究员童莉霞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其实中国大概十年前就想把这事儿做成了,只是一直不能如愿。”
童莉霞介绍,自从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后,油源严重依赖中东成为一个困扰中国能源安全的大问题,这使得中国很早就确定了从陆路拓展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方针,近年来相继投入运营和开发的中哈管道、中缅管道等陆上管道便是这一方针的体现。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我国原油进口增长9.6%,达到1.789亿吨。本次协议中约定的每年1500万吨供应量,几乎占到了中国年原油进口量的十分之一。“获取这么大的油量,中国确实是抓住了战略机遇,否则等到下一次经济复苏油价高涨,谈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震说。
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能源与气候项目主任管清友看来,这次协定尤其出彩的地方是在原油管道建设上的协议。俄罗斯同意将西伯利亚石油管线从在建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线主干线一直延伸到中国边境,该支线将成为俄罗斯管道石油输送在东方市场上零的突破。“在管线建成后,俄罗斯石油出口就会对中国形成一定的依赖性,再改往其他国家输送付出的成本就会比较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1 00:5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