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希拉里倾听之旅的“温柔调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8 13:5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强调努力“建立一个拥有更多伙伴而且树敌更少的世界”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月15日开始的东亚之旅已经成行。这次访问,被希拉里和美国国务院定义为“倾听之旅”,“寻求一条共同的出路”,“用来进一步学习美国该如何通过发展合作关系来应对重大的经济、安全和环境问题”。她说:“中国有句成语,叫同舟共济,在今天,这将继续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主张“巧实力”的希拉里,比较起习惯奉行“大棒加胡萝卜”外交政策的历届美国国务卿,调门温柔多了,身段似乎也相当柔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13:58:52 | 只看该作者
这一种温柔,和希拉里的东亚之旅的目的有关。在美国深陷经济危机的情势之下,希拉里访问亚洲四国的重点是寻求合作和支持,特别是在金融领域,日本和中国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经济上GDP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三。美国要缓解金融危机,复苏经济,以及应对欧洲急于在金融领域分权的动向,都迫切需要中日的合作。于是,“了解我们合作伙伴的看法和担忧”,搜集将用于奥巴马政府对亚洲政策的评估的信息,成了这次希拉里东亚之旅的中心任务。南加大美中关系学院副院长杜克雷表示,希拉里选择亚洲之旅或许只是与东亚诸国领导人晤面,“不一定会达成任何实质协议”,这种“务虚”的性质尽可以避免剑拔弩张,也就不妨“温柔”一回了。

  美国《华尔街日报》以为,希拉里的此次出访是“一次冲动之旅,这次行程是最后一刻才匆忙敲定的”。确定这一次出访,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东亚是全球一个相对生机勃勃的地区,少有纠纷,显得安谧平和,和美国目前没有重大的利益冲突,希拉里可以顺顺当当地完成访问,而不至于上任伊始就碰壁。南亚一些媒体的看法很有道理:“想想那些让人头痛的中东、南亚地区,希拉里(出访东亚)这是'舍难求易’。”为了讨得一个好的彩头的出访,焉能不“温柔”?第二,希拉里的东亚之旅,有意气用事的成分。在美国,副总统和国务卿比较起来,一向显得相对弱势。可是,新任副总统拜登,在竞选期间,即风头甚劲,风光无限。上任以后,在内政、外交、经济等诸方面极为活跃,让希拉里相形见绌。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希拉里出访局面相对稳定的东亚,“是在一定程度上希望向外界表明,是她而不是别人在负责美国的亚洲事务。”(《华尔街日报》)这就决定了希拉里东亚之旅的“温柔”姿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13:59:07 | 只看该作者
而且,奥巴马新政府确实有改变布什政府“牛仔外交”的意向。奥巴马在他的亲笔自传中力主推动合作,副总统拜登也曾明确宣示,“新政府已决心在与世界其它国家的关系中确立新基调”,美国将增加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倾听”和“磋商”。这一切,都给国际关系笼上新气象。

  但是,如果根据这样一些表面的现象就无限乐观起来,将是相当盲目的。

  何谓“倾听”?上级对下级的意见认真听取也。在希拉里看来,美国理所当然是世界的统治者,领导者,虽然国力已相对削弱,但仍不失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诸多领域仍发挥主导作用。于是,“老大心态”一如既往,时刻不忘强调要“巩固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实现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这种居高临下的霸主架式,基本上没有摆脱“主从关系”的指导思想,缺乏“平等伙伴关系”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大局意识,即使身段柔软了,但和真正的“温柔”,距离远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2-18 19:53:33 | 只看该作者
不奇怪,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保持自己的优势,借助别人的需求,增强自己的控制力,
中国也是这样,前有习出访,后有胡周游,都是要借助别人,发展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3:34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