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月份CPI为1%“很正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7 11:1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据偏低在意料之中
    CPI直线下落到1%,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去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后置作用;二是美国金融危机造成中国出口大幅下降;三是国际原材料价格下降。专家认为,这个数据偏低也是在意料之中,今年1月份CPI为1%“很正常”。
    CPI符合预期,但比预期稍微高。高的原因是食品价格影响比较大,涨幅比预期高一些,这与春节因素以及近期市场变化,比如货币供应比较放松有关系。与此同时,国际农产品(15.87,0.00,0.00%)的期货价格有一定涨幅,这对价格上涨也有一定的支撑。由于春节因素的影响,1月份CPI数据有所失真,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物价的真实走势。从2001年以来的数据看,由于春节横跨公历1月和2月,使物价在春节前上涨、在春节后回落,从而使得1月和2月的CPI环比波动呈现规律性变化。2008年农历新年在2月份,而今年农历新年在1月份。今年1月末开始的长达一周的中国农历新年假期中,食品价格有所上涨,但非食品价格下滑,带动CPI增幅继续下滑。统计数据显示,1月食品价格上涨4.2%,非食品价格下降0.6%。
    中国经济正在走出低谷
    2009年1月份CPI和上年相比,2008年1月CPI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而今年1月份CPI却连续9个月回落达到1%。这种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去年下半年经济形势突变,国际大宗产品,包括粮食价格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是受国内通胀调控政策叠加的影响,去年第三季度末和第四季度,通胀水平已经大幅下降,去年12月的CPI为1.2%。从月环比看,去年12月CPI同比增幅为1.2%,较去年11月回落1.2个百分点,今年1月份CPI同比增幅为1.0%,跌幅开始缩小。由于CPI是一个滞后指标,这说明金融危机对CPI的影响逐渐减弱,价格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强。
    从CPI持续下降趋势看,不排除今年一季度出现CPI负增长的可能性,价格下行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但并不表明出现了通货紧缩。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是通货紧缩,一看CPI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去年中国经济过热,中央采取“两防”措施,势必会使经济降温,但现在,中央采取了扩大内需、增加钢铁、建材等原材料的需求等措施;并将出台电价、天然气价格等重大政策,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可以说,中国全年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并不存在。此外,如果CPI继续下降,中央还可采用利率杠杆进行调节。今年1月份CPI降幅没有持续下降那么猛,从侧面反映经济下滑的势头有所减缓,宏观调控的部分政策已经起到了作用。从目前数据看,中国经济最坏的时候正在过去,从去年12月份开始,各项经济数据已经开始好转,中国经济正在走出低谷。

    抓住机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由于CPI的下降基本已在市场预期之中,且1%应属预期的上限,那么,由此带来的宏观操作的预期将有所下降。从目前的CPI数据看,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的要求并不是很迫切,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长已经很快,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尽快落实财政政策,解决失业和消费的问题。
    CPI保持较低涨幅,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非常重要,但要关注农民增收问题。专家认为,今年CPI总体将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上,但要注意通过粮食最低收购价、生猪价格调控预案等方式保证农民的收益增长。专家建议,政府应积极拉动民间投资,开放一些领域,让民间投资者看到获利的希望并进入;加大民生工程的投入,开发农村市场,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启动潜在消费市场,延续春节消费旺势。
    目前,CPI已经是连续9个月回落,可以说,下降的趋势依旧没有改变,这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仍然比较严峻,而在经济遇到困难、增速放慢的情况下,正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良好时机,要抓住这个机遇,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这才是在中国经济遇冷时的正确选择。 (王晓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5:5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