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本该活得比世界上大多人更潇洒、更可以“为所欲为”的超级富豪,最终独自走上了不归路?
德国 阿道夫·默克勒
自杀第二天,公司贷到款了
他是德国的第五大富豪,名下资产超过90亿美元,他在2008年福布斯富豪榜中排名94位,被称为“德国的巴菲特”,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德国工业精神的“象征”。可就是这样的一位传奇人物,竟然在74岁高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逼迫之下,以卧轨自杀完成了人生的救赎。
阿道夫·默克勒出生于1934年,从祖父手中接过产业后,他依靠自身的踏实与努力,将一个只有80名员工的药厂一步步打拼成为一家拥有10万名员工、年销售额达400亿美元的工业集团。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默克勒旗下的几家公司均出现危机:原本就因为2007年收购行为而资金紧张的海德堡水泥在金融危机下雪上加霜;最引以为傲的通益药业和菲尼克斯公司在申请银行贷款时不得不被抵押;大举做空德国大众股票,使投资公司VEM蒙受巨大损失。
一手经营的商业帝国摇摇欲坠,令默克勒心急如焚。然而,作为一个在商界打拼40余载的老将,更让他绝望的却是面对这种情况时的束手无策。2008年11月默克勒向其家乡巴登·符滕堡州政府寻求帮助,遭到拒绝。“默克勒生命的最后几周一直在寻求银行贷款,他辗转于包括AG商业银行、德国AG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巴登·符滕堡州的兰德公众银行在内的40家银行间,以期取得贷款以避免VEM倒闭。”
2009年1月5日,进入新年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忙碌了一天的默克勒依然没有为自己经营半生的企业筹到救命钱,孤独无助的他选择了离开。他的家人发表简短声明,向外界解释道,“由于家族企业集团因金融危机陷入困境,加上最近几周与此相关的不确定性,还有无力回天的无助感,击垮了这位充满激情的家族企业家,因此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令人扼腕的是,就在这个声明发表的第二天,一笔数额约为4亿欧元的过桥贷款被获准发放给VEM公司。如果这场“甘霖”早两天到来,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默克勒悲剧的发生?如今我们也只能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美国 斯蒂芬·古德:
投资受阻,“微笑者”选择离去
就在默克勒自杀的几个小时前,美国芝加哥的一位富豪——美国地产拍卖商斯蒂芬·古德也用一声枪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与默克勒相同的是,斯蒂芬·古德也是子承父业,也同样把一家小企业做成了行业翘楚。谢尔登·古德拍卖公司创办以来,该公司成功进行了数万起房地产拍卖,收入超过95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房产拍卖商之一。现年52岁的古德去世前是该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不过,与古板低调的德国富豪不同的是,这位美国地产拍卖商不仅是位商人,还是位畅销书的作家。古德曾经出版过一本名为《教堂、监狱、金矿——地产经济界初生牛犊的百万交易》的书,在书中,古德慷慨地向人们介绍了他是如何将一家小的拍卖行做成房地产拍卖界的“索斯比”,此书甚至被美国国家拍卖协会的发言人盛赞为“地产拍卖界的必读之物”。
除了是一名成功的地产拍卖商和作家之外,古德慷慨的性格和乐于合作的态度也深得他人喜爱。一位昔日的同事评价古德称,“任何了解他的人都深知他的领导能力、他的慷慨。他总是那么活跃积极,一直微笑着,我怀疑没人能解释为何他会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
古德上个月曾在一份有关行业前景的文章中说,市场形势“非常严峻”,“由于商业借贷紧缩以及就业市场萎靡,商业领域的投资停滞不前”,除此之外,外界找不到任何他轻生的理由。可是,这样一位乐观的人也选择了放弃生命。2009年1月5日清晨,在一片森林中自己的红色捷豹座驾上,当古德将枪口对准自己时,他还带着人们熟悉的那份笑容吗?
FaGuo 蒂里·德拉维莱切特
轻信麦道夫,巨额投资化飞烟
如果说古德的离去最出人意料的话,FaGuo基金经理蒂里·德拉维莱切特则是在劫难逃。因为深陷麦道夫的“庞齐骗局”中无法翻身,这位知名FaGuo基金经理在自己办公室中用刀片和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据报道,德拉维莱切特掌管的大约20亿欧元中,投向麦道夫基金的就高达15亿欧元,投资比例高达75%。据德拉维莱切特兄长解释,这是因为“在其他对冲基金倒闭的时候,麦道夫管理的基金似乎提供不错的回报”。“麦道夫是他非常信任的基金经理”,德拉维莱切特一名助手也表示了他对麦道夫的信任——德拉维莱切特甚至已将麦道夫视作危机下的“诺亚方舟”了。
因此,可以想象当德拉维莱切特得知他最信任的人竟是个大骗子,自己管理的75%资金将灰飞烟灭时,他的心情会如何。德拉维莱切特的一名朋友说,他几乎“崩溃”。FaGuo《论坛报》援引德拉维莱切特一名助手的话报道说,麦道夫丑闻曝光后,德拉维莱切特“无法应对随之而来的压力”。德拉维莱切特自杀后,并没有留下任何有关自杀原因的信件或文字。不过他采取行动前,其哥哥收到他的一条短信,短信里表达了自己的压抑及对客户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觉得自己有罪”,德拉维莱切特的哥哥说,“在当今的金融业界,很少人有他这样的责任感,没人愿意承担责任。他是为荣誉而死。”
爱尔兰 阿特里克·罗卡
投资银行巨亏,诀别挚爱妻女
阿特里克·罗卡拥有世人羡慕的一切:41岁的他年轻有为,2007年身家已达近50亿英镑;他是爱尔兰知名富豪,与多位国际知名人士私交甚笃:前美国总统克林顿无论何时来爱尔兰打高尔夫球,坐的都是他的直升机;前英国首相布莱尔是他座上嘉宾……他家庭幸福,拥有漂亮的太太和3个乖巧的女儿,他妹妹曾当选“爱尔兰小姐”并嫁给著名音乐家。可即使这样令人艳羡的生活也没能阻止罗卡扳动手中的扳机:1月19日,趁妻子送女儿上学的时间,他在家中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事发后,整个爱尔兰为之震惊。爱尔兰多家报纸指出,罗卡自杀主因是由于金融风暴造成包括盎格鲁·爱尔兰银行在内的数家爱尔兰银行获利一夕之间成为幻影,而罗卡在这些银行中砸下了巨额资金。
其友人表示,“就我所知,罗卡有逾200万欧元的贷款与盎格鲁·爱尔兰银行密切相关”。
在金融危机中,爱尔兰4家上市银行股价均大幅下跌。2008年,盎格鲁·爱尔兰的市值累计蒸发98%。银行高层也频频曝出各种丑闻,该行股价创下19欧元新低,陷于危机中不能自拔。很快,这家建于1964年的老牌银行便被爱尔兰政府国有化了。“该银行收归国有的消息对他造成了极大震撼”,上述罗卡友人对媒体称。
据证券市场红周刊
编者按 拥有亿万财富的穷人
看不到希望的曙光,自杀就成了亿万富豪们从困境中解脱的“快捷键”。美国历史学家狄克逊·韦克特曾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写到:“自杀主要集中在经济天平上的两个极端(尤其是地位较高的那一端),社会地位从高到低所导致的自杀,常常更甚于穷困本身。”从以上几位富豪身上我们也会发现,相比大多数人而言,他们依然富有、依然衣食无忧,可是在如何处理绝望与无助、如何将心态放平和、如何面对现实的考验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上,他们显然还是个贫瘠而苍白的穷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