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策效果已经达到 成品油价短期内难再下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3 14:3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的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连续降价之后,降价之风正在席卷越来越多地区。业内人士指出,早先市场认为去年12月20日价格下调幅度不够,再次下调值得期待,但此番看来,政策效果已经达到,短期内不会再次下调成品油价格。
今日推荐

KFC薯条里吃出头发
客人在肯德基买的薯条里出现类似头发的黑色丝状物……[详细]

周小川:保八需再推强力措施
·石化双雄价格战加剧 成品油或将供大于求
·08年经济数据下周出炉 12月CPI或降至1.5%下
·瑞银中国否认因为内幕消息而抄底A股
·恶意炒单 期货居间人违规行为凸显监管盲区
·印度假钞占其总量25% 欧元60亿假币在流通
·帮你理财:假如有100万应谨慎投资重在配置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成品油市场形势,达到了“三赢”,是积极正面的。首先,中石油、中石化、民营和外资加油站都纷纷降价,对终端消费者来说总归是好事,能够实实在在地成为竞争的直接获益者。
其次,石油公司通过降价促销,虽然单位销售利润下降,但扩大了销售额,降低库存压力,对于炼厂来说也能保证稳定的开工率,两相权衡,降价对公司有利。
第三,对于政府来说,去年12月20日降低了成品油价格,今年1月1日价内提高了消费税,相当于每升油价降幅已经接近2元钱。从去年两次政府调价来看,政府的态度并不追求所谓的“一步到位”,而是给市场预留充分的回旋余地。

一方面,政府表示加快市场化进程;另一方面,新政策仍然是政府指导定价。看似相悖,实则不然,有最高限价,有批零最高利润限制,但石油公司已经一改过去几年一贯执行最高价的做法,开始寻求市场调节。现在的市场状况应该正是政府所乐见的。
那么,已经能看到石油公司积极的市场行为,如果市场的调节是有效并且可控的话,政府还有什么理由再次调价呢?
不过,虽然降价风潮在一些城市和地区渐渐蔓延,但应该注意到,中石油和中石化在绝大部分地区和多项业务上,仍然是合作大于竞争。在传统的竞争热点地区出现白热化竞争,与大部分非竞争地区的相安无事并不矛盾,比如并非传统竞争热点的北京,至今没有出现两公司的大幅降价。
从终端消费的角度看,降低成品油价格永远有空间,现在的国内外差价也表明的确如此,炼油的利润仍然相当高。不过业内人士呼吁要正确看待成品油的定价,从产业的发展看,油价并不是一定要降到成本线才“过瘾”。
我国的炼油已经与国外倒挂了4年,而在这期间,不断有新的炼厂在建设和投产,而炼厂也一直在做设备更新、节能减排、产业升级、技术改造等工作,投入巨大,中石化旗下炼厂有70%处于资不抵债的境地。
消化完了高价原油,只是在最近这4个月炼油板块才开始明显盈利。但很快市场需求又发生了逆转,库存屡创新高,甚至出现“憋库”,炼厂的开工率开始下降,石油公司又开始为销售发愁。因此,也难怪有石油公司负责人呼吁“给炼厂一点喘息的时间”。
从“油荒”到“憋库”,成品油市场供求关系几经波折。究其原因,除了有政策性因素、奥运“保供”压力以及下半年市场需求放缓等之外,致使供求关系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原因,不能忽视中间商的煽风点火、人为操纵供需、制造波动的因素。
影响成品油价格的因素很多,完全市场化的价格也未必是我们所需要的,绝对的竞争关系也不一定就能达到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政府逐步淡居幕后,给石油公司留出舞蹈空间,或许是实实在在的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1:15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