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开始文化交流是心腹交流--文化沙龙为“论坛”添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1 11:4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2月20日,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文化沙龙在上海举行。200多位两岸文化界人士齐聚一堂,就两岸文化交流的基础、领域、方式和前景等进行研讨。这是文化沙龙现场。新华社记者裴鑫摄

  作为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引人关注的文化沙龙20日晚在上海登场。大陆作家王蒙、余秋雨、台湾政论家南方朔、台湾艺术大学校长黄光男等参加沙龙,畅谈中华文化和两岸文化交流。

  王蒙:“文化交流是心腹交流”

  王蒙在沙龙上回忆了自己1993年在美国的一段经历。一个美国人问王蒙:“为什么华人一提起中华,就特别来劲,其他在美国的外国人却未必如此?”王蒙说他当时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后来想清楚了:“华人都喜欢唐诗宋词,华人都喜欢中华料理。我想,唐诗宋词就是中国心,中国菜就是中国腹。文化交流就是心腹交流。所以海外华人有如此深厚的民族感情。”

  “大陆这几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掘、学习、重新认识越来越热,我们的文化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洗礼,淘汰了糟粕,汲取了新的观点和思想,在此中又注意保存着优秀的文化传统。”王蒙认为,中国在国家发展壮大的同时,赋予文化新的内涵、生命力,使之成为一个更宽泛、深刻、稳定的概念。

  “大陆和台湾虽然存在很多差异,但中华文化的共同核心是不变的。”王蒙说,“文化沙龙能成为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一部分,是一件好事。我希望两岸学者、出版界能够联手,多举办两岸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

  余秋雨:两岸文化因差异而美丽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话题是重点,但我们的经贸文化论坛加入文化主题,其实很有意义。我们要谈的‘文化’是宽泛的,应该是人类有关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共同体。”余秋雨在谈及他所理解的文化时如是说。

  “在人类几大古文化中,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到今天,其他都变短、变异了。为什么中华文明如此长寿呢?”余秋雨解释说,历史给我们留下文本,留下废墟,留下遗迹,让我们慢慢思考,唐宋五代以后500多年时间,中华文明成为全人类的最高文明。“不管哪个民族,加入中华大家庭以后就共享了文化资源,并共同组合成为一个大的中华文明,变成人类瑰宝。”

  在谈到大陆和台湾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时,余秋雨表示,大陆对台湾文化的理解比较好,台湾对大陆文化的理解比较多。“尽管不同,但每个角落都有各自的色彩。文化是保持人与人之间差异,并因此而极具魅力的所在。大陆和台湾文化的优秀,最终都体现在当代文化的差异性创造上。”

  “只要两岸一起努力,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将能够温暖每一个人的心。即使在金融风暴中,也能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最后存活。在历经风雨后依然屹立。这是我们对中华文化的期望。”


  南方朔:未来30年中国文化软实力将上新台阶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经济的重要发展,相信之后30年在中国文化上将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南方朔提出,文化产业应成为大陆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文化的总体概念是国民素质的提升。而随着人类需求增加,对不同的生命体验充满向往,文化产业日益重要,文化市场越来越繁荣,具有文化内涵的生产品日益重要。”

  “前几年西方产生文化软实力的概念,2000年大陆也提出多元化文化概念,而今,整个世界呈现不同文化相互并存的格局,没有谁比较优秀,而是越多越好,各具特色。”南方朔认为,“两岸都具有世界性质的文化软实力,两岸众多高校具备了文化管理、文化产业、文化创造的专业学科。”

  “在两岸共同探讨经济议题的时刻,大家相互用对话的善意,探讨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文化,这是没有冲突的,有益于深化两岸交流,也是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南方朔说。

  黄光男:两岸交流有着共同的价值支撑

  “在全球化潮流影响下,艺术产业、文化产业越来越多地被谈及,这是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结合点。”黄光男表示,加强两岸学校文化教育理念的改革,培养符合现代文化产业需求的人才十分重要。

  “台湾艺术院校毕业生至少有30%在上海工作;而上海方面,也常常有表演团体赴台湾交流,这种交流充分发挥了两地的优势,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特色教育、延伸教育。”

  “不论两岸关系经历了怎样的风雨,在文化领域的交流总不会被忽视,因为我们有着中华民族共同价值的支撑,这就是精神力量。”黄光男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0 11:4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